硅胶支载三氯化铝催化“一锅法”Mannich反应——催化以环己酮为酸组分、芳香醛与芳香胺三组分.pdfVIP

硅胶支载三氯化铝催化“一锅法”Mannich反应——催化以环己酮为酸组分、芳香醛与芳香胺三组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 9月 阴 山 学 刊 Sep.2010 第24卷 第3期 YINSHANACADEMICJOURNAL Vo1.24 No.3 硅胶支载三氯化铝催化 “一锅法Mannich反应 — — 催化 以环 己酮为酸组分 、芳香醛和芳香胺三组分 马 学 林 (包头师范学院 化学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 摘 要 :硅胶支载三氯化铝作为一种高效、可回收再利用的催化剂来催化 以环 己酮为酸组分与芳香醛和 芳香胺的三组分 “一锅法”Mannich反应,这种催化荆在催化Mannich反应中表现出高产率、条件温和、没有环 境污染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关键词 :Mannich反应 ;硅胶支载三氯化铝 ;B一胺基酮类化合物 ;一锅法反应 中图分类号:TQ23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1869(2010)03—0037-08 l● 刖_·■一_昌_·一 Mannich反应是一种经典合成B一胺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反应 … 。 传统的无机酸作催化剂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反应操作烦琐,况且酸的用量也会影响反应的进行;Lew— is固体酸的出现,使得 Mannich反应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主要是以InC13[2.33、NdCl5[4J为代表,Lewis酸催化 Mannich反应,虽然带来 了很大的变革,但也逃脱不了后处理、反应时间等问题的解决。随后,一些稀土催化 剂也加快 了 Mannich反应 的发展进程 ,如 :Y(OTf)3:,Yb(PFO)3 ,Yb(OiPr)3引,Zn(BF4)2 ,Bi (OTf)。。’“】,Zn(OTf)D23,PS—SO,H 引。这些催化剂原料不容易得到,价格昂贵,很难投人生产实践。从 这个 目的考虑,以实验室现有的条件 ,最终确定了以硅胶为载体,来探索支载型催化剂。当然以硅胶为载体 的催化剂 目前也有很大的发展,像硅胶支载氯磺酸u引、硅胶支载氯化磷 副就是最近文献报道过的。据文献 报道,硅胶支载氯化铝具有较强的酸性 ,而且被用在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u 和苯乙烯聚合阳离 子 ,同时也作为一种支载型催化剂应用在 Mannich反应中 。为了延续硅胶支载环境友好型催化剂 ¨,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研究硅胶支载氯化铝一锅法催化Mannich反应,并从中希望寻找到支载型催化剂解决了 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在反应时间、产率进一步得到优化,进一步完善了Mannich反应,为有机合成提供更便利 的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测试仪器 NicoletAVATAR360FT—IR红外光谱仪(KBr压片);Avanci—D2X一400型核磁共振仪,CDC1为溶剂, MeSi为内标;XT4显微熔点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温度计未经校正; 此实验于2009年 l2月至2010年5月在包头师范学院化学学院有机实验室完成。 2.2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见图1。 收稿 日期 :2010—05—17 基金项 目:包头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 目:BSY200812022。 作者简介:马学林 (1980一),回族,宁夏青铜峡人,硕士,研究方向:精细有机合成。 37 2.3.3 典型化合物的表征 2一((P—toluidino)(pheny1)methy1)cyclohexanone(entry4).Yield:92%;whitesolid;m.P.118— 119~C;it(KBr):u:3405(N—H),1700(C=0);’HNMR (CDCI3,400MHz):8H=7.18—7.37(5H,m, ArH),6.86—6.89(2H,d,J=8.0Hz,ArH),6.45—6.48(2H,d,J=11.6Hz,ArH),4.60-4.77(1H,d, J:4.8Hz,CH),4.59(1H,d,J=7.2Hz,NH),2.74—2.77(1H,m,CH),2.10—2.47(5H,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