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派诗戴望舒学习重点1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总体特点2
PAGE
PAGE 9
现代派诗、戴望舒
学习重点:
1、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总体特点;
2、戴望舒诗学观的发展及其诗歌的现代特征;
3、30年代新智慧诗及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征;
4、何其芳诗歌风格的变化。
一、现代派诗歌概述
30年代,围绕《现代》、《水星》、《新诗》等杂志,出现了一股新的诗歌创作潮流,主要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金克木、施蛰存、林庚、路易士、徐迟、陈江帆、禾金、李白凤、李心若、李广田、孙毓棠等。他们的诗歌具有现代主义特征,加之他们的大本营是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所以时人称之为“现代派” 。
现代派在艺术上与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和新月诗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承袭关系,均反对感情的直白宣泄,追求“纯诗”境界。
施蛰存曾指出:“《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这是施蛰存心中的现代“纯诗”,它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所谓“现代生活”,指现代各式各样独特的生活形态,它“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场,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 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马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和前代的不同了。” 这种“现代生活”,使诗人们深感迷惘,不知所措,在苦闷、忧郁、不安中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现代情绪,正是这种情绪,驱使他们进行诗歌创作,以诗表现这些莫名的现代情绪成为创作上的共同特点。路易士的诗句“都市的舞厅/我眩晕于惨绿的太阳/与涂血之魔柱/音乐之无休止的嚎哭/亦使我头儿昏沉。”(《初到舞场》),表现的是诗人对于都市文明的不适感。废名置身街头,感到“汽车寂寞,/大街寂寞,/人类寂寞”(《街头》),寂寞笼罩着自我与世界,这就现代人的生存景况。卞之琳以“倦行人”喻指现代都市知识者,表现现代理性对人的挤压,向读者说明现代生活到处是不归之路(《道旁》)。戴望舒通过“我”与“记忆”间忠实关系的书写,表现了“我”作为“寻梦者”在现代生活中的愁苦、哀怨与迷惘情绪(《我底记忆》)。何其芳以“说我是害着病,我不回一声否”、“过了春又到了夏,我在暗暗地憔悴”,写透了现代唯美青年莫名的现代病(《季候病》)。金克木借助于传统诗歌意象“碧落”、“烟波”、“青烟”、“西风”等,将抽象生命具象化,呈现了现代人的神秘、虚无情绪与对于命运的无奈感(《生命》)。
受艾略特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与中国晚唐诗歌影响,现代派诗歌借助于“荒街”、“地狱”、“废园”、“古城”等意象,表现了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寂寞无告、悲哀绝望的现代情绪。
“现代的词藻”指的是诗歌字词的现代性征,他们不仅使用传统词藻,而且大量使用现代生活中涌现出的语词,这些语词是现代文明的载体,语词间的关系不一定遵循生活本身的语法逻辑,而是以诗人的现代感受为中心进行组合,相互关系陌生而奇异,也就是遵循一种诗的语法关系。文白相杂的现象也颇为常见,但文言词语的使用旨在表达现代思想、情绪,正如施蛰存所言:“《现代》中有许多诗的作者曾在他们的诗篇中采用一些比较生疏的古字,或甚至是所谓‘文言文’的虚字,但他们并不是在有意地‘搜扬古董’。对于这些字,他们并没有‘古’的或‘文言’的概念。只要适宜于表达一个意义,一种情绪,或甚至是完成一个音节,他们就采用了这些字,所以我说它们是现代的词藻。” 现代词藻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关于“现代的诗形”, 施蛰存曾说过:“《现代》中的诗大多数是没有韵的,句子也很不整齐,但他们都有相当的肌理(Texture)。它们是现代的诗形,是诗!” 他们反对五四自由诗的“非诗化”,亦不满新月派的格律诗,主张以自由形式、自然音节和舒卷自如的口语写作,他们的“现代的诗形”就是一种自由的精致的诗形,即所谓“纯诗”形式。不过,在诗歌形式上,现代派诗人并非完全一致,戴望舒、废名、陈江帆、禾金、金克木、李白凤、李广田、李心若等大多数诗人的作品都是自由的,而卞之琳、何其芳、林庚则较为自觉地进行格律诗探索 。
诗形如何做到真正的自由?为此,他们采取了一种“现代的排列”法,即往往不遵循思维的一般逻辑,而是采用跳跃的方式,意象之间似断若续,如“可喜的阳光,/抚摩着褪色的蝉背。/幻想带着它的泪痕,/像一个苍白的病者在死床上/对一切告别了/用耳朵所不能领受的言语”(南星《茑萝》),这种自由不同于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的自由,它是一种与现代都市变幻莫测的快节奏一致的自由,正是这种自由建构起“现代的诗形”,而这种现代诗形是他们独特的现代情绪的象征与载体。
现代派诗歌与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诗歌在艺术上存在着直接的渊源关系,都推崇法国象征主义,都重视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法,意象组合奇特,但现代派对于法国象征主义的理解更为透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