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绪论
能源、信息和材料被认为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各行各
业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先进的材料,就没有先进的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无
怪乎历史学家将材料作为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将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陶器时
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等。从世界科技发展史看.重大的技术革新往往起
始于材料的革新。例如,本世纪50 年代镍基超级合金的出现,将材料使用温度
由原来的700℃提高到900℃从而使得超音速飞机问世;而高温陶瓷的出现则促
进了表面温度高达1000℃的航天飞机的发展。反过来,近代新技术(如原子能、
计算机、集成电路、航天工业等)的发展又促进了新材料的研制。目前已涌现出
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以致有人将我们的时代称为精密陶瓷时代、复合材料时代、
塑料时代或合成材料时代等等。不管叫什么名称,这反映了当代材料的多样化。
各种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例如,根据材料的组成,可以将材料分为金
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和复合材料(有人将它们
称之为固体材料的四大家族)。根据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可将它分为结构材料和
功能材料两大类。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的力学性能,用于制造需承受一定载荷
的设备、零部件、建筑结构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它的特殊物理性能(电学、
热学、磁学.光学性能等),用于制造各种电子器件、光敏元件、绝缘材料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材料内部原子排列情况分为晶态和非晶态材料;根据材料的热
力学状态分为稳态和亚稳态材料;根据材料尺寸分为一维(纤维及晶须)、二维
(薄膜)和三维(大块)材料等等。
今后材料研究的方向应该是充分利用和发掘现有材料的潜力,继续开发新材
料以及研究材料的再循环(回收)工艺。
在利用现有材料和开发新材料方面,人们预计,不仅在目前,而目在今后一
个时期内.结构材料仍然是材料的主体部分,而且今后30 年可能是复合材料的
世界。在功能材料方面,人们预计,在今后20 年,需重点发展应用于计算机、
集成电路、激光技术等方面的电子材料。关于材料再循环的研究,则不仅是为了
节约原材料,而且是减少能耗、保护环境的急需。
人们研究材料,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材料。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了
解影响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掌握提高其性能的途径。材料的各种性能是其化学
成分和组织结构等内部因素在一定外界条件下的行为表现。
《材料科学基础》是本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中心内容就是阐明材料
的性能和行为与其成分及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Chap0 第1页
第一章 晶体学基础及材料结构
无论是金属材料还是非金属材料,通常都是晶体。因此,作为材料科学工作
者,首先要熟悉晶体的特征及其描述方法。本章将扼要的介绍晶体学的基础知识,
并了解材料结构。
1-1 晶体
一、晶体与非晶体
固态物质按其原子(或分子)的聚集状态而分为两大类:晶体与非晶体。虽
然我们看到自然界的许多晶体具有规则的外形(例如:天然金刚石、结晶盐、水
晶等等),但是,晶体的外形不一定都是规则的,这与晶体的形成条件有关,如
果条件不具备,其外形也就变得不规则。所以,区分晶体还是非晶体,不能根据
它们的外观,而应从其内部的原子排列情况来确定。在晶体中,原子(或分子)
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而非晶体就不具有这一特点,这是两者
的根本区别。应用 X 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实验方法不仅可以证实这个区别,
还能确定各种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具体方式(即晶体结构的类型)、原子间距以及
关于晶体的其他许多重要情况。
显然,气体和液体都是非晶体。在液体中,原子亦处于紧密聚集的状态,但
不存长程的周期性排列。固态的非晶体实际上是一种过冷状态的液体,只是其物
理性质不同于通常的液体而已。玻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故往往将非晶态的固
体称为玻璃体。从液态到非晶态固体的转变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明显的凝固点(反
之亦然,无明显的熔点)。而液体转变为晶体则是突变的,有一定的凝固点和熔
点。非晶体的另一特点是沿任何方向测定其性能,所得结果都是一致的,不因方
向而异,称为各向同性或等向性;晶体就不是这样,沿着一个晶体的不同方向所
测得的性能并不相同(如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弹性、强度、光学数据以
及外表面的化学性质等等),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称为各向异性或异向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