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桂咸宁
咸宁市城市规划
2009301130137 彭宝江
资环院地信四班
目录
咸宁市发展现状1
人口1
教育3
产业4
交通6
建筑设施7
咸宁市发展规划8
城市发展方向8
城市发展战略9
城市发展具体规划 10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12
老城区与新城区不协调发展 12
咸宁市房地产业发展 15
1
咸宁市城市规划
咸宁市位于武汉南部80 公里处,是湖北省的南大门,与湖南、江西接壤,成为武汉、
长沙、南昌金三角(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的中心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由于咸宁市独特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咸宁市在发展过程中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咸宁
市域中心城市,湘鄂赣边界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武汉城市圈生态宜居城市,中国温泉旅
游名城。城市职能为: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能源、纺织、森林竹林加工、生物医药、绿色
食品加工等现代轻型制造业和生态旅游等生态型产业,将其建设成为高效清洁能源基地、
麻棉纺织基地,森工板材加工基地,生态食品加工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生态旅游
与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建成武汉城市圈的“大花园”,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城市与和谐宜
居城市。
(一)咸宁市发展现状
(1)人口
一、常住人口
2010 年11 月1 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2462583 人。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
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
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境以外)。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693808 户,家庭户人口为2336658 人,平均每个家庭户
的人口为3.37 人,比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6 人减少了0.39 人。
2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264784 人,占总人口的51.36%;女性为1197799 人,
占总人口的48.6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 年第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47 下降为105.59。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的人口为434855 人,占总人口的17.66%;15-64 岁的
人口为 1840118 人,占总人口的74.72%;65 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187610 人,占总人口
的7.62%。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9.1 个百
分点,15-6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82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28
个百分点。
年龄构成
0--14岁
15--64
岁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37723 人;具有高
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3063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78427 人;具
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4305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
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622 人
上升为5593 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0679 人上升为 14337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
的由34747 人上升为39732 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8524 人下降为22052 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8844 人,文盲率(是指
15 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 6.66%下降为
4.01%,下降了2.65 个百分点。
3
文化程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