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摘 要:组诗《梦游的孩子》是儿童诗诗人慈琪最早发表的作品。全诗以孩子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形象,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爱意。慈琪以其天真而精粹的语言、丰富的儿童式想象、新颖巧妙的情节构思、率真的儿童情感打开了儿童诗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儿童诗 天真 想象 情节 人物形象
慈琪出生于1992年,2009年被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录取,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她的作品《梦游的孩子》(组诗33首),《少年文艺》(江苏)选17首,2008年第10期开辟新栏目“第一推荐”头条刊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对组诗《梦游的孩子》评价颇高,“好读,有诗意,每首都这么精致,这么情浓,这么有想象力,这么音韵流转”。
一、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儿童诗是诗的一种,它应该具有诗的一般特点。何其芳对诗曾作过这样的解释:“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1]
组诗《梦游的孩子》,使用第一人称,诗中的“我”是一个梦游的孩子,有好多好多的稀奇古怪的经历要说给妈妈听。全诗基本上都是以一种叙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一个独立的片段,每一首诗都如同一颗闪亮的珠子,慈琪把它们很漂亮地串在了一起。这种对话式的语言,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化身为文中的“梦游的孩子”,身临其境地进入到了这神奇的梦境之中。
慈琪在诗中使用了许多问句,如“妈妈,那是常住屋后的流浪猫吗”、“为什么所有的叶子都跟着它跑了/只留下一树的空空荡荡”、“妈妈,我可以把枕套借给它们吗”、“妈妈,我可以把外套借给它吗”、“妈妈,明天/我会跌到哪儿去呢”等等。小孩子总喜欢问东问西,有着问不完的问题。慈琪在她的创作中很好的抓住了儿童的这一特点,诗中的“我”也有着问不完的问题,一个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慈琪诗歌中的物象十分丰富,“银松”、“夜莺”、“甲虫”、“青蝈蝈”、“布谷鸟”、“槐花”、“蔷薇”、“精灵”、“蒲公英”、“小雨蛙”、“车前草”、“金仓鼠”、“小独角兽”、“小人鱼”、“山雀”、“松鼠”、“鼹鼠”、“伯劳”、“小矮人”,这些充满童话意味的物象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梦幻的感觉,容易让儿童在诗中自由展开想象,获得欢乐。
此外,《梦游的孩子》中使用了不少拟声词,如“?O?O?@?@”、“哔哔剥剥”、“嘀嗒嘀嗒”、“嗡嗡”、“咣当”、“吧吧”、“呼呼”、“呀呀呸”、“咕噜咕噜”等。这些词语符合一个儿童的用语习惯,孩子们通常对于声音比较敏感,善于模仿,诗中慈琪所使用的这一系列拟声词体现了一种充满童真童趣的天真情怀。
二、丰富的儿童式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对于儿童诗来说,丰富的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慈琪的组诗《梦游的孩子》充满了儿童式的想象,天马行空,令人称奇。
邮箱里露出一点米白的颜色
像一片迷了路的雪梨花
安安静静,听痴了鸟儿的歌(摘自《空邮箱》)
慈琪的这一段对邮箱中的信的描写,是十分有意味的。“我”家的邮箱常年都是空的,没有人投信进来,而这一次,邮箱里却露出了一点米白的颜色。由于“我”还小,个子不高,所以看不见邮箱中到底是什么,只能隐约看到一点米白色。这里,慈琪发挥了想象力,这一点“米白的颜色”像“一片迷了路的雪梨花”。这一个比喻也是前后呼应的,“我”猜想这封信肯定是邮递员叔叔弄错了,所以这封信不就是迷路了吗?
也许 因为我家的屋顶太破
圣诞老公公找不到
到底哪一个洞才是烟囱(摘自《摇落叶子的铃声》)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境不太好,依靠妈妈日夜做工维持生活。对于这样一个主人公来说,过圣诞节显然是一个奢望。慈琪的想象力在这里又发挥了很让人暖心的作用。圣诞老公公之所以没有来“我”家送礼物,是因为“我家屋顶太破”,他找不到“到底哪一个洞才是烟囱”。可见,“我”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没有因为收不到礼物而哭闹,反而很贴心地觉得是圣诞老公公找不到烟囱。初读这一段,会让人觉得很有趣,让人不禁为这个孩子的想象力鼓掌,但是再细细体味,又会对文中的“我”生出一丝同情。
三、新颖巧妙的情节构思
诗的艺术构思对作品的成功关系很大。如果构思只是依别人的葫芦画瓢,作品必然流于一般化。[2]慈琪的这一个组诗,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但情节构思十分新颖巧妙,通过一个又一个小片段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景。
《蔷薇的糖果》则讲述了身边一些孩子不愿与“我”分享他们的糖果的故事。受到了小朋友的排挤,“我生气地踢着路上灰扑扑的石子/沿着一排栅栏爬到蔷薇花架的顶端”,“我”品尝了“蔷薇花心里/那些透明的,美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