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文学为心灵净化器
回到文学,回到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陈伟华(以下简称“陈”):我没记错的话,你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二十岁前后在《上海青年报》发表第一个小散文,在《长白山》文学杂志头条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那还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紧接着,你的短篇小说《你不要烦我》和《小城有家羊肉铺》,分获《湖南文学》新秀选拔赛三等奖和二等奖,发在《人民日报》上的散文《长命乐》,获湘赣两省征文赛一等奖。但不过十年,你就转身离去,直到最近几年,才重新回到文学创作。当初为什么决然离去?时隔二十年,却又为什么欣然重返?
吴刘维(以下简称“吴刘”):离去是一种无奈。重返是一种庆幸。当初离开,属于身非得已。也许是迫于生计,娶妻生女后,身上添了副家庭的重担,肩着这个担子,从小镇到县城,再到市里,再到省城,一路奔波,身心俱疲,无暇顾及文学;也许是基于文学环境的改变,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期,这以后,文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式微,离开文学是大势所趋,也是随波逐流;也许缘于自身的文学力量不够,不足以坚挺下去,纵然获过几个小奖,发过二、三十万字的作品,远没有成名成家,走的依然是一条羊肠小道,中途放弃,也就在所难免。现在回来,则属于情非得已。是情感和心理上的一种现实需求。毕竟浸染世俗多年,心灵荒芜,长满野草,想藉文学来抚慰自心;毕竟积聚了许多的人生感受和感悟,基于性格内向爱独处的原因,只能是借助写作来一一呈现;毕竟内心热爱文学。
陈:我注意到,你回来后,不单小说的题材、结构和叙述方式完全变了,连名字也变了,从前你叫刘维,现在你叫吴刘维,附在作品后的作者简介中,你强调吴刘是复姓,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复姓,大都误以为你是随父母双姓。
吴刘:不是。据族谱记载,我们家族本姓刘,明朝时,有个本族人在皇宫当差役,有次皇帝叫他,把他的姓记错了,叫成了吴,此后家族里的人,便将刘姓改作吴刘姓,一直延续了下来,到我们这辈,有的人的户口本上,去掉了吴,只留下刘,不过,现在又都恢复了吴刘姓。
陈:我猜,你恢复吴刘姓,除了顺乎家族的愿望,应该还有一个用意:告别从前世俗生涯中的刘维,做个纯净的文学中的吴刘维。
吴刘:哈。也对。不过,世俗浩荡,凡人终究难以免俗。所以我两个标签都在:世俗中的刘维,和文学中的吴刘维。
陈:像你这样时隔多年回归文学创作的作家,其实在湖南乃至全国,为数并不少,已经形成一种“回归派”文学现象,只是至今未能引起评论界的关注罢了。在全国,像当年的先锋文学代表人物马原,这几年高调回归文学创作,长篇小说一个接一个,中篇也是频频出手;像从花城出版社社长位置退下来的湖南籍作家肖建国,这几年低调回归小说创作,中短篇也是一个接一个。在湖南本土,除了你,从前以散文爆得大名的廖静仁,近年也回来了,不止写散文,还写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写了多年影视剧本的王青伟,近年也回到写小说,连出了两部长篇小说,记得2011年,在你的《绝望游戏》、王青伟的《村庄秘史》和谭纯武(他也是回归派)的《瑶红》等三部长篇小说同期出版后,《长沙晚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以醒目的标题《长沙冒出三个文学怒放哥》,给予了重点报道;还有株洲的曾海民、袁泰林、田章夫、宋才逢等纷纷重新出山。他们的回归,也许各有各的理由,但令我想起,你发表在《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1年10期上的创作谈《做小说的乐趣》,里面有两句话印象深刻:“文学成为我们生命的一个出口。”“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的网吧,文学是让我们沉重的人生缓过一口气来的氧吧。”
吴刘:的确。文学是我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即便我们因故离开,乃至离开很久,但终究有一天,我们会再回来。
残忍中的温情
陈:回来的这几年间,单从作品发表和出版的数量来看,你不算是一个丰产的作家。
吴刘:对。我写作的速度慢,产量不高。六、七年时间,总拢写了两个长篇、十个中篇、三个短篇,加起来不足八十万字,平均每年也就十来万字。已经发表和出版出来的,就更少,只一个长篇和五个中短篇,不足总量的一半,且都是在湖南本土的文学刊物《文学界》《创作与评论》《湖南文学》上发表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今年在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小城有家羊肉铺》,收集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创作的作品。
陈:你这真正叫慢工出细活。虽然数量算少,但作品的影响力并不小。据我所知,你回来后的第一部长篇《绝望游戏》,在湖南文艺出版社作为“原创之春”重点书目推出来后,连续数月进入《晨报周刊》“长沙地区畅销书排行榜”,后来又进入“京东商城书店小说排行榜”,并在《长沙晚报》连载;回来后的第一个中篇《天堂无窑》在《文学界》头条发表后,即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三家选刊转载,之后发表的中篇《我岳父就这样老了》被《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