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初设水文气象报告.doc.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电厂初设水文气象报告.doc

卷册检索号 30?F210801C? 江苏国华陈家港电厂工程初步设计 第二十二卷 水文气象报告 (版号:0)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工程设计甲级090001-sj 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090001-kj 2007年 9 月 上海 江苏国华陈家港电厂工程初步设计 第二十二卷 水文气象报告 (版号:0) 批 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制: 目 录 1 前言 1 2 灌河及新沂河概况 1 3 灌河水文条件 2 3.1 潮汐 2 3.2 潮流 2 3.3 波浪 3 3.4 泥沙 3 3.5 悬沙粒径和底质粒径 3 3.6 灌河及口外泥沙运动 3 3.7 近期灌河及口外地形变化 4 3.8 水温 4 3.9 盐度 7 4 设计高、低潮位 9 5 电厂水源 9 5.1 冷却水源 9 5.2 淡水水源 9 6 灌河干流河道冲淤特征 13 7 灌河口外出口水道演变及稳定性 14 7.1 灌河河口出口水道的平面摆动 15 7.2 出口水道的断面冲淤 15 7.3 出口水道北水道的维持条件 17 8 厂址防洪、排涝 18 8.1 厂址防洪 18 8.2 厂区排涝 18 9 工程气象 18 附图1 江苏省响水县气象局气象台全年风向风速玫瑰图 附图2 江苏省响水县气象局夏季风向风速玫瑰图 附图3 江苏省响水县气象局冬季风向风速玫瑰图 1 前言 陈家港厂址地处灌河和新沂河交汇处,位于响水县陈家港镇蟒牛村的北面,灌河入海口东岸,西距响水县城约35km,北距日照港110km、连云港50km、黄海约4.5km,南距陈家港镇约5km,与226省道的直线距离约4km。陈家港厂址区域属黄淮冲积平原,起伏较小,地势平坦,厂址场地自然地形标高在2.1m左右。 本报告除注明外均采用85国家高程,85国家高程=废黄河高程-0.197m。各基面换算关系见下图: 2 灌河及新沂河概况 灌河是苏北地区最大的入海河流,流域面积6400km2,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上游有沂南河、柴米河、北六塘河、南六塘河、盐河、淮沭新河、武障河、龙沟河和义泽河等支流汇入,平均年入海径流总量约40.6亿m3。灌河是苏北入海大河中在干流上唯一没有建闸的河流。灌河自灌南县的东三汊起至入海口,全长74.5km,千吨级以上船舶可畅通无阻。1980年春,在盐河以东的灌河上建造了盐东控制工程,先后兴建了六塘河闸、武障河闸、龙沟河闸和义泽河闸,拦蓄上游来水,灌溉两岸农田,并使盐河以西的六塘河、柴米河不再受潮水倒灌的影响。一般当闸上水位大于2.57m,闸门放水。 新沂河是江苏、山东的主要排洪河道,全长164km ,从灌河口入海,排洪流量6880m3/s。新沂河大堤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并于2005 3 灌河水文条件 3.1 潮汐 灌河口附近海域受黄海潮波系统控制,属非正规半日潮。根据灌河口燕尾港潮位站的资料统计: 多年最高高潮位: 3.64m(1992年 多年最低低潮位: -3.03m(1987年 多年平均高潮位: 1.71m 多年平均低潮位: -1.41m 多年平均海平面: 0.43m 最大潮差: 5.39m 最小潮差: 0.89m 平均潮差: 3.10m 平均涨潮历时: 5h01m 平均落潮历时: 7h24m 潮波传入灌河河道后,潮波逐渐转为前进波与驻波的混合型潮波,具有明显往复流性质。灌河沿程高、低潮位和潮差变化不大,潮波变形使河道内涨潮历时缩短,落潮历时延长。根据2004年6月4~5日大潮观测,涨落潮历时见表3.1-1。 表3.1-1 灌河沿程潮位站涨落潮历时表 站名 开山 燕尾港 陈家港 响水 平均涨潮历时 5h43m 5h01m 4h52m 4h24m 平均落潮历时 6h42m 7h24m 7h33m 8h01m 3.2 潮流 灌河河道内基本为顺河道方向的往复流,潮流流速较大。根据1994年8~9月灌河河口段燕尾港、小蟒牛、堆沟三个断面7条垂线同步水文测验资料,表层最大涨、落潮流速都为2.60m/s,底层最大涨、落潮流速为2.51m/s、2.30m/s。该河段落潮流历时大于涨潮流历时。 根据2004年6月水文测验资料,灌河河口段内大潮涨潮垂线平均流速接近2.0m/s,最大落潮流垂线平均流速为1.67m/s,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最大流速出现在高潮位之前1~2小时,落潮最大流速出现在中潮位附近。落潮流历时大于涨潮历时,河道内测点涨潮流历时小于口门处涨潮流历时。 灌河口外潮流为逆时针旋转流,潮椭圆长轴向基本与等深线平行,海域涨潮流方向以偏东南向为主,落潮流以西北向为主,涨潮历时5小时多,落潮历时约7小时。 灌河口外海域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