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胜在终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让孩子胜在终点

如何让孩子胜在终点 人的大脑神经细胞会再生,所以三岁定终生这种话是不对的。我们要知道,没有所谓的“输在起跑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的孩子是要走到终点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如果学的慢一点,没有关系。人家的孩子练一次,我们的孩子可以练一百次,总是能学会的。 一、“虎妈狼爸”不可为,警惕不可逆脑损伤 中国人很喜欢打小孩,这一点是我怎么也想不通的事情。 我曾经去过一个政府部门,这是全市只有几个人能考进来的地方。有一个听众,他告诉我说,他的孩子一岁两个月,被他打了以后,孩子会害怕会哭不要他抱。我就花了半个小时去跟他讲,不要打孩子,孩子还那么小,话都说不出来,你打他干什么呢?等我演讲完了,刚从会场出来,他就追出来,高声地问我:“那几岁可以开始打呢?” 我想从大脑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要打孩子。 我们大脑里有个部分叫前脑,也叫做总裁脑。我们的计划,情绪控制,策略都是前脑负责控制的。前脑一旦受伤,人格可能改变。所以我常跟家长讲,不管孩子考试考的怎么样,绝对不能拎着孩子的头去撞墙。因为大脑的每个部分都很重要,比如下图中紫色和灰色交界的地方,是听觉皮质。中国人特别喜欢打小孩耳光,你把他打伤了听不见了怎么办呢? 即使没有打伤,但是经常打骂孩子,引起不好的情绪也会改变孩子的大脑。 汶川地震以后,曾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在地震发生25天之后,用核磁共振仪扫描受灾人员的大脑,发现主管情绪的大脑部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我们看到,情绪可以极大地改变大脑。 二、给孩子安全感,才是孩子未来幸福的保障 恶劣的情绪会伤害孩子的大脑。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充满安全感的情绪环境。那给孩子安全感有多重要呢?我用一个实验来说明。 大家知道小动物,比如小猴子,小老虎长得都很可爱对不对?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都很小,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它长得可爱才能得到成年家族长辈的保护。 这里有一个实验,可以说明小动物最在意的是什么。 实验中,小猴子一出生就跟它的母亲隔离开来,科学家给它一个绒布妈妈和一个铁丝网妈妈。绒布妈妈很温暖,但身上没有奶瓶。铁丝网妈妈很冰冷,但是有奶瓶。我们中国人常说有奶便是娘对不对?错!小猴子所有时间都会挂在绒布妈妈的身上,就连他肚子饿想去吃奶的时候,也是用脚勾在绒布妈妈身上,嘴巴伸到铁丝网妈妈身上去吃奶瓶的。 实验人员发现,小猴子的妈妈们被拿走以后,小猴子马上抱着头缩在墙角里,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给它再多玩具它也不要。我们看到,没有妈妈,没有安全感的小猴子长大后甚至是不能够正常交配的。实验人员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让它怀孕以后,它也会把孩子带死。 当然,我们人类不会这样做。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三岁的时候,每个月被打过一次的孩子,五岁时打人的概率比没有被打过的孩子高两倍以上。并且,将来长大后对他自己的后代使用暴力的几率也会比较高。 三、情绪处理不当会导致孩子厌学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妈妈写过一本非常棒的书。书中,她说到自己从来不曾因为儿子大提琴拉得不好就去打他。她说,如果孩子挨了打,他就会从此对大提琴产生恐惧,就可能再也不会去摸琴,他也就不会成为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所以,孩子会因为恐惧而不去做一件事。你因为孩子数学不好打他,结果他看到数学就恐惧,越恐惧越不敢学习,结果一辈子都可能学不好数学。这是个很重要的观念:孩子只要喜欢就会去做,而感到恐惧时就会逃避。 四、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经验 很多家长说,我的小孩喜欢说谎,说谎就要打啊。其实,道理应该反过来,你不打他,他是不会跟你说谎的。因为在人的大脑里,说真话的时候会用比较少的血,而说假话的时候,需要编很多细节,不然就穿帮了,所以说假话要用较多的血。而我们的大脑则是天然倾向于用较少的血。也就说,大脑更爱说真话。 另外一方面,当你允许孩子犯错的时候,孩子对于别人的过错也会表现得比较宽容。这个宽容心就是我们大人养成的。如果我们对错误赶尽杀绝,不允许孩子犯错,他就会想尽办法去欺骗你。爱因斯坦说过:“不曾犯过错误的人,表示他从未尝试过新的事物。” 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五、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胜在终点 今天我要跟大家澄清两个教条:大脑不能改变;神经细胞不能再生。前面已经讲过,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情绪就可以造成改变。另外,神经细胞也是可以再生的。 我们看下面图中橘色的部分,形状像海马的,叫做海马回。这个部分损坏就会失忆,阿兹海默症就是海马回这个部分受损造成的。海马回前面有个部位叫做齿状回,新生的神经细胞会回到这里来。 有位89岁的老人家患鼻咽癌,治疗他的时候需要注射放射性的药水,以便追踪癌细胞的扩散。注射三天后,老人家就过世了。经家属同意解刨大脑,就发现齿状回这个地方是发亮的,这表示他在注射完放射性的药水后生长出了新的神经细胞。 1998年的这个实验非常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