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建筑工程施工排水法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案建筑工程施工排水法施工方案

17-6 排水法 排水法是用疏导的方法将地下水有组织地经过排水系统排走,以削弱水对地下结构的压力,减小水对结构的渗透作用,从而辅助地下工程达到防水目的。 对于重要的、防水要求较高且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工程,在制定防水方案时,可结合排水法一并考虑。 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应采用自流排水法。无自流排水条件且需考虑排水的地下工程,可采用渗排水、盲沟排水,或机械排水。但应注意,勿因排水而危及地面建筑物。 17-6-1 渗排水 渗排水层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下面,由粗砂过滤层与集水管组成,见图17-76。 图17-76 渗排水层构造 1-结构底板;2-细石混凝土;3-底板防水层;4-混凝土垫层; 5-隔浆层;6-粗砂过滤层;7-集水管;8-集水管座 渗排水层总厚度一般不应小于300mm。如较厚时,应分层铺填,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并拍实和铺平。 1.材料要求 (1)砂、石必须洁净,含泥量不应大于2%; (2)地下水中游离碳酸含量过大时,不得采用碳酸钙石料; (3)石料粒径为5~10mm; (4)砂宜选用粗砂。 2.构造与排水系统 (1)构造(图17-76) 1)结构底板; 2)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3)底板防水层; 4)混凝土垫层; 5)隔浆层:30~50mm厚1:3水泥砂浆,或干铺一层卷材; 6)粗砂过滤层,总厚度宜为300mm;过滤层与基坑土层接触处应用厚度为100~150mm、粒径为5~10mm的石子铺填; 7)集水管:可在现场制作无砂混凝土管;普通硬塑料管常选用壁厚为6mm,内径为100mm的硬质PVC管,沿管周六等分、间隔150mm钻12mm直径的孔眼,隔行交错制成的透水管; 8)集水管座:集水管应设置在粗砂过滤层下部,坡度不宜小于1%,不得有倒坡现象。集水管之间的距离宜为5~10m。渗入集水管的地下水导入集水井后用泵排走。 (2)排水系统(图17-77) 图17-77 渗排水层示意 1-混凝土保护层;2-300厚细砂层;3-300厚粗砂层;4-300厚小砾石或碎石; 5-渗排水墙石子滤水层;6-保护墙;7-隔浆层;8-砂滤水层;9-集水管; 10-渗排水层石子滤水层;11-防水结构底板;12-防水结构顶板;13-防水结构侧壁 1)渗排水层系统 即基底下满铺砾石渗水层,渗水层下按一定间距设置渗水沟,沟内安设集水管,沿基底外围有渗水墙,地下水经过渗水墙、渗排水层流入渗水沟,进入集水管,沿管流入集水井,而后汇集于吸水泵房排出。 2)渗排水沟系统 基底下每隔20m左右设置渗水沟,与基底四周的渗水墙或渗排水沟相连通,形成外部渗排水系统。地下水从易透水的砂质土层中流入渗排水沟,经由集水管流入与其相连的若干集水井,而后汇集于吸水泵房排出。 3.施工 (1)基坑挖土,应依据结构底面积、渗水墙和保护墙的厚度以及施工工作面,综合考虑确定基坑挖土面积。基底挖土应将渗水沟成形。 (2)按放线尺寸砌筑结构周围的保护墙。 (3)凡与基坑土层接触处,宜用5~10mm的豆石或粗砂作滤水层,其总厚度一般为100~150mm。 (4)沿渗水沟安放集水管,管与管相互对接之处应留出10~15mm的间隙(打孔管或无孔管均如此),在做渗排水层时将管埋实固定。 渗排水管的坡度应不小于1%,严禁出现倒流现象。 (5)分层铺设渗排水层(即20~40mm碎石层)至结构底面。渗排水层总厚度一般不小于300mm,分层铺设每层厚度不应大于300mm。 渗排水层施工时每层应轻振压实,要求分层厚度及密实度均匀一致,与基坑周围土接触处,均应设粗砂滤水层。 (6)铺抹隔浆层,以防结构底板混凝土在浇筑时,水泥砂浆填入渗排水层而降低结构底板混凝土质量和影响渗排水层的水流畅通。 隔浆层可铺油毡或抹30~50mm厚的1:3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应控制拌合水量,砂浆不要太稀,铺设时可抹实压平,但不要使用振动器。隔浆层可铺抹至保护墙边。 (7)隔浆层养护凝固后,即可施工需防水结构,此时应注意不要破坏隔浆层,也不要扰动已做好的渗排水层。 (8)结构墙体外侧模板拆除后,将结构至保护墙之间(即渗水墙部分)的隔浆层除净,再分层施工渗水墙部分的排水层和砂滤水层。 (9)最后施工渗水墙顶部的混凝土保护层或混凝土散水坡。散水坡应超过渗排水层外缘不小于400mm。 17-6-2 盲沟排水 盲沟排水尽可能利用自流排水条件,使水排走;当不具备自流排水条件时,水可经管道流于集水井,以水泵抽水排走或流入雨水管。也可与基坑开挖时的明沟排水相结合。 盲沟排水适用于地基为弱透水性土层、地下水量不大、排水面积较小、常年地下水位在地下建筑底板以下或在丰水期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建筑底板的地下防水工程。 盲沟排水可以降低地表渗透水和地下水对基础、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侵蚀,对基础的坚固、稳定,以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正常使用,起到有利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