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虚赋与上林赋中问答体形式特点分析
子虚赋与上林赋中问答体形式特点分析
摘要:受先秦历史散文和楚辞的影响,问答体形式成为汉代散体大赋中的特点之一。在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中,子虚、乌有和亡是公三人相互吹捧自己国家和天子的田猎园林之壮阔,采用问答体形式,不论从形式还是从思想内容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问答体;艺术形式;思想内容;散体大赋
中图分类号:I1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89-2
清人章学诚《校雠通义》提出“假设问对”论赋,“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徵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问答体形式的运用可以追溯到楚辞以及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中,“魂兮归来”是巫阳对上帝要其为凡间人类《招魂》的回答;《天问》是屈原豪华壮丽问天问地、问历史、问宗教,连续一百多个问题铺陈疑问;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也均有采用问答完成语录体的著作。
对话作为赋体的特性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设置说话者与受话者;其次,说话者与受话者的身份在赋中是互换的,赋中人物既道说、又倾听,彼此构成对话的关系。如《子虚赋》中子虚先生为说话者,乌有先生为受话者,当乌有夸齐时,两人即互换说话、受话之关系。
《文心雕龙》中论赋的特征是“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客主本应是军事里的概念,客指进攻者,主指守境者,引入赋论中,客指难之者,即发问者、诘难者;而主指答之者。散体赋多是用以设难,借以表达其思想观点,形成“述客主”的结构框架,前以首引,后以照应。
但追溯到汉代,为问答体形式奠定基础的还是枚乘的《七发》所创造的“七体”。这种形式,把骚体赋《?f鸟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后世赋家摹仿的一种形式,称为“七林”,它基本上奠定了新赋体的形式。同样,司马相如的汉大赋,确定了汉代散体大赋的固定模式,为后人所效仿。但是,为何要采用问答体这种形式,这样的形式有怎么样的自身优势?
司马相如虚构了子虚先生、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个人物。《子虚赋》中假设子虚出使于齐,向乌有先生夸耀楚王在云梦校猎的盛况是齐王所不能及,乌有先生不服,加以诘难。《上林赋》为亡是公详述大汉天子在上林苑校猎的壮观非齐楚诸侯国所能比,这些夸耀之辞均是采用对话体的形式,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又有以下一些理解。
一、从艺术形式上
散体大赋对于楚辞特别是对于《离骚》文风的继承比较明显,如子虚、乌有以及亡是公的论述都是完整的大段,每个人的论述中又极尽铺排,其间辞藻华丽,继承了《离骚》中屈原式的华丽和天马行空,用铺陈的手法来显示气势。同时,在每个人的叙述之中,夸张地渲染各个国家的云梦之盛,用词极尽华丽,荀子在《儒思》中也指出汉赋“字林”和“词窟”的特点,批评其是使得普通百姓无法进入的知识壁垒。在文章主体的描述后,只是末尾处来表达不同的观点或者批评。这种特点好在前面有足够多的蓄势,所以无需多言,一句提点便能很恰当地说明问题,使得读者很容易从中感受和理解。
子虚和乌有两个人分别代表了两方的观点,汉大赋本身就以讽喻和赞颂为主,如果由作者一人说出两种观点,多少会有前后不一的矛盾感,而在文中设置两个人物的对答,则可以既使得文章在形式上更加和谐,同样更加委婉地表达作者自身的观点。这点让笔者想到了现当代时期的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借助狂人之口,表达了对旧社会旧礼教要吃人的黑暗的痛斥。
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的争论就好像辩论一般。乌有先生抓住了子虚先生话语中的漏洞,反驳对方从而陈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问答体,在写作的时候也会很有帮助,是很合适的、恰当地顺接下文的方法,同时还能够营造出一种争论感。同时,《子虚赋》和《上林赋》的前后相和,就像是一幕戏剧,两个人物在相互的语言争锋中,似有血有肉,有对话有动作,有喜怒哀乐的各种呈现,仿佛其表情和心情都能被感受,有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同时,这两个人物本身就具有戏剧性,之间的互动也很是具有表演性,这些都是这种问答体形式所带来的形式上的美感和特点。《子虚赋》开头的“楚使子虚使于齐”一段,即子虚同乌有的对话,也是作者为引出全篇而设置的故事情节,这也是问答体的形式所能够表现的。司马相如的本意是在于主张修明政治,提倡节俭用以讽谏,但是读完了两篇,便觉这场吹牛大赛的喜剧色彩极浓,甚至产生了荒唐感,原因在于“夸而无节”,已经不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且越过了夸耀的底线,特别是亡是公在《上林赋》中的夸夸其谈,使得其之前对于子虚、乌有的道德批判更具有滑稽的戏剧性。
以上便是从艺术形式上所展示出来的一些特点。
二、从思想内容上
汉赋是汉王朝鼎盛的代表,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后,彻底完成了王朝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进展PPT课件.pptx
- 2025年eVTOL航线规划与空域管理关键技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低空交通发展报告:eVTOL航线规划与空域管理.docx
- 低空出行新时代:2025年eVTOL航线设计与空域管理策略研究.docx
- 2025广东春季高考英语试卷.doc VIP
- 广东省2025届春季高考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四)(含答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 2025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doc VIP
- VR技术对博物馆游客游览满意度的提升研究论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