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基于博弈论P2P激励机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新基于博弈论P2P激励机制

一种新的基于博弈论的P2P激励机制   摘 要:针对P2P系统中的搭便车和公共悲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激励机制。每个节点从个人理性出发,在最大化个人收益的同时根据请求者的贡献分配带宽,并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出了最优解,实现了有限资源的帕累托配置,达到了社会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激励机制促进了社会收益的快速增长,达到了激励节点参与资源共享的目的。   ?す丶?词: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帕累托; 社会收益; 个人收益; 动态规划   ?ぶ型挤掷嗪牛?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菠B3695(2008)09?菠B2787?菠B03   Novel incentive based on game theory in P2P networks   XU Hai??mei????1,2??, ZHENG Xiang??quan??2, QI Shou??qing??2, NIE Xiao??wen??1    (1.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2.College ??of Chongqing Communication of PLA,Chongqing 400035,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free rider and tragedy of the commons problems in peer??to??peer(P2P) systems,this paper proposed a novel incentive based on game theory. Whiletrying to maximize its own utility subjected to individual rationality, every peer allocated bandwidth resources efficiently according to competing peers’ contribution values to maximize the social utility.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centive increased the social utility of the whole P2P system rapidly and incentive every peer to share resources effectively.   ??Key words:static game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Pareto; social utility; individual utility; dynamic programming      传统的P2P系统没有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了搭便车和公共悲剧的发生。文献[1]指出,在Gnutella中,70%的用户从来不共享任何文件,50%的文件查询响应来自1%的共享用户。文献[2]提出的Eigentrust和文献[3]提出的Peertrust是比较经典的用来解决搭便车现象的声誉模型,每个节点通过文件交易累积声誉,声誉值大的享受更好的QoS。但是声誉的累积需要目击者(witness)提供信息[4],并且容易受到洗白(whitewash)和共谋(collusion)行为的攻击[5]。文献[6]首次提出将微支付的方法引入激励机制,并用博弈论分析了可行性。微支付强调上传文件收费,下载文件付费,因此不存在洗白和共谋现象。但是微支付要求第三方进行繁杂的审计工作,这与P2P理念相背,容易造成单点失效现象。还有大量文献[7~9]致力于激励机制的研究。??   在P2P文件共享系统中,节点通过下载文件获得收益,通过上传文件作出贡献。当多个节点向同一个节点申请下载文件时,贡献越多的节点应该得到更多的资源分配。但是在节点的互动博弈[10]中,每个节点都从个人理性(individual rationality)出发,以最大化自身收益为目标选择决策行为,而不考虑其他节点。能否通过机制设计(mechanismdesign)使个人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社会收益(social utility)最大化呢?这就是激励机制要达到的目的:a)公平性,贡献越多,收益应该越多;b)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的配置可否达到帕累托(Pareto)最优;c)个体理性与激励兼容的实现,即个体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系统收益最大化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