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改善溢洪道陡槽弯道水流流态措施研究
一种改善溢洪道陡槽弯道水流流态的措施研究
摘要:水库溢洪道受其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在陡槽段不得不设置弯道。针对云南省某水库溢洪道,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水流通过陡槽弯道后产生了不对称冲击波,水流分布极不均匀,水流流态紊乱,下游消能能力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经反复试验,最终在陡槽弯道段底部垂直布置了四道斜槛。采用这种工程措施,起到了消减急流冲击波,改善陡槽弯道水流流态,提高下游消能能力的良好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斜槛;冲击波;溢洪道;弯道水流
中图分类号:TV13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0)01-0049-03
Study on the Measure of Improving the Curved Channel Flow Pattern of Spillway
FU Can,QIU Yong,YU Xiong-jie,YANG Tian-ping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Hydraulic Power and Architecture,Yun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For the spillway of a reservoir in Yunnan Province,by hydraulic model test,we have known the water flow brings into the asymmetric shock wave when it passes the curved channel of chute,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flow is uneven,the flow pattern is disorder and the abil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is seriously inadequate.After some tests,four sloping sills at the bottom of curved channel of chute are set up finally.Using that engineering measure can have great effects on eliminating the sault shock wave,improving the flow pattern of curved channel and increasing the abil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Key words: slopping sill;shock wave;spillway;curved channel flow
0 引言
水库为云南省某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新建溢洪道布置在主坝左岸山体的垭口处,进口右侧紧靠主坝坝肩,左侧地形相对较陡,开挖边坡达30 m;陡槽段左侧为一滑坡体,下段处于崩塌堆积体边缘,地层岩性单一,出露为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基岩节理裂隙发育。由于受其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为避免高边坡开挖,以及陡槽段受滑坡体的影响,在陡槽段(桩号0+019.700~0+082.800)设置了平面转角为36°9′15″,转弯半径为100 m,底坡i=1∶4.11的弯道(见图1)。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规定,在选择陡槽轴线时,宜采用直线。当必须设置弯道时,弯道宜设置在流速较小、水流比较平稳、底坡较缓且无变化的部位[1]。而该水库溢洪道的布置情况,当水流进入陡槽弯道后不可避免会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的出现将使断面水深和流量的分布极不均匀,导致弯道处水流流态恶化,直接影响下游水流的衔接或消能。为此,应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以寻求改善溢洪道陡槽弯道水流流态的合理措施。
1 工程措施
目前,在改善弯道水流流态的工程实践方面,常见或已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起到良好效果的措施主要有:渠底超高法、渠底横向扇形抬高法、复曲线法、弯曲导流板法、螺旋线法、斜槛法、消能栅与导流消能板法[2]、悬栅与悬栅板法、导向翼法[3]、导流墩与糙条法[4]、双曲底板法[5]等。然而,由于实际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具体措施的选择运用,仍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比较而言,复曲线法,其布置对水流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较广,但对于已建工程,由于不允许在弯道前后再加设复曲线段,工程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渠底超高法,要求渠底超高逐渐引入,以免发生突然的强烈扰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只有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咽喉用药市场白皮书.pdf VIP
-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doc VIP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秀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0章-使用 Python 语言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回归分析.pdf VIP
- Lesson 3 at the seaside(课件)典范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9章-机器学习概述.pdf VIP
- 主体性概念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讨.docx VIP
- 普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docx VIP
- 医院急性创伤患者救治流程.pdf VIP
- 讲义 16 分式讲 16 分式.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