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八 说明类文本阅读 文体知识梳理.docVIP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八 说明类文本阅读 文体知识梳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八 说明类文本阅读 文体知识梳理

PAGE PAGE 4 文体知识梳理 eq \a\vs4\al(1.说明文分类) [人教八上P110第三单元“学习阅读说明文”] (1)事物说明文:以具体事物为说明对象,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2)事理说明文:以某个抽象事理为说明对象,一般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或者需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才能把握说明对象,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 eq \a\vs4\al(2.说明顺序) [人教八下P119~120“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的内部联系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如《生物入侵者》,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先后顺序,先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再写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最后写人们的解决之道,遵循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运用这种说明顺序,文中通常会出现方位词。 如《故宫博物院》,作者沿着游览参观的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条理清楚地介绍了故宫的建筑格局与特色等内容。 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制作或演变过程,常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一般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如《中国石拱桥》在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色的同时,也顺带着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建造的历史,从282年的旅人桥到605年左右的赵州桥,再到12世纪的卢沟桥,最后写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兴建的各种石拱桥,采用的就是时间顺序,能让读者大致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史。 注意:大多数文章不会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往往整体上采用一种说明顺序,有时又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使说明更加透彻。如《恐龙无处不在》一文,整体上是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写,但在介绍泛大陆的分裂以及当今世界地理的形成过程时,则按照时间顺序来写,阐述了恐龙无处不在的根本原因。 eq \a\vs4\al(3.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2)“分—总”式、“总—分—总”式:如《看云识天气》第一部分:第一段总说云和天气的关系;第二部分:第二段到第六段分述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三部分:第七段总说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注: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eq \a\vs4\al(4.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人教八上P156~158“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引资料 特点 为了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具体,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言警句等进行说明的方法。 作用 ①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中国石拱桥》) 列数字 特点 用具体数字具体说明某事物或物体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作用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示例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国石拱桥》) 下定义 特点 用简洁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或某一概念的内涵作规定性的说明的方法。 作用 用简洁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或科学道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准确、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或道理。 示例 太空垃圾是指遗留在太空中失去地面控制的航天器以及火箭残骸。(《太空“清洁工”》) 举例子 特点 列举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解释抽象的道理或深奥的科学知识。 作用 通过列举……的例子,具体而真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示例 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看云识天气》) 作比较 特点 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作用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示例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 打比方 特点 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 作用 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示例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