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就7年财政预算案综合建议.docVIP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就7年财政预算案综合建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就7年财政预算案综合建议

PAGE \* MERGEFORMAT 8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就2016-17年度財政預算案 綜合建議 (2016年2月) 引言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早前已就特區政府2016年施政報告及2016-17年度財政預算案提交了詳盡意見書,當中提出60多項政策及財政建議,涵蓋房屋、教育、醫療、安老、社會福利、整體扶貧、經濟就業及其他民權等政策範疇。本會綜合建議主要就即將發表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更全面的建議,促請政府加以落實以紓緩本港貧富愈趨兩極化的社會深層次矛盾問題。 貧窮懸殊嚴峻 深層矛盾未解決 1997年回歸以來,香港經濟經歷多次起伏,但整體而言經濟表現仍有大幅增長,人均本地生產總值更一直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中下層市民長期以來未能分享經濟成果,貧窮懸殊更到了極為嚴峻的地步。2011年本港堅尼系數為0.537,再創歷史新高。本港貧窮人口(政策介入前)由1997年回歸時的100萬人增至2014年的132萬人,2014年本港整體貧窮住戶多達56萬戶。 貧窮人口處於高水平,再加上貧富差距問題日趨嚴重、基層貧窮化問題也愈來愈尖銳,這些均是當前本港社會存在的「深層次矛盾」。過去一段時間,香港特區政府不僅沒有從社會資源再分配的角度出發去認真處理和紓緩貧富愈趨不均的問題,而更嚴重的是由於政府過分迷信和依靠市場力量去處理基層房屋和就業等問題,特別在基層住屋方面未有因應需求的增加而加建公屋,導致基層住屋和民生的困境更為加劇,也令新一屆政府上場至今要面對愈來愈大的社會矛盾。 迷信「大市場、小政府」 偏執公共開支金剛箍 要正視和解決當前的深層次矛盾,政府不可能再繼續迷信過往的所謂「大市場、小政府」理念,必須透過政府的全方位有效措施,才能紓緩現時已經極為嚴峻的社會危機。要扭轉過往的施政錯誤和紓緩貧困化危機,除了政府有力的政策介入,同時重要的是需要透過更多的公共資源投入;為此,政府有必要檢討並放寬長期以來「公共開支不超過本地生產總值20%」的財政指標,至少於短期內將之改變為「公共開支可佔本地生產總值25%」的新指標,令每年政府額外可動用公共開支金額逐步增加約1,000億元。為此,本會認為,由2016-17年度起,未來5年應每年從原來預測增加的公共開支數額基礎上,再額外每年再累積增加200億元公共開支。 2015-16年度財政預算案中,預算公共開支約為4,742億元(約為2015年本地生產總值的20.4%);根據政府中期預測,2016-17年度預測公共開支約為5,220億元,當中估計因應實質經濟增長而額外投入的公共開支約為200億元。基於此,本會建議,於2016-17年度應合共增加約400億元(200億元原來預測增長加上200億元新的額外承擔)新開支可予動用以改善政府服務。 連續10年累積低估6,000億元盈餘 預測錯誤至極 過去10年,財政司司長多番低估政府收入及高估開支,更連續多年訂立赤字預算,最後卻盈餘累累;以過去10個財政年度(2006-07年度至2015-16年度)累積計算,低估數額累積估計達6,000億元。單是已公布核數報告的2014-15年度,亦由原來預算盈餘91億元,變成最終盈餘728億元(若計及當局利用「財技」撥作「房屋儲備金」的275億元投資回報,則理應年度最終盈餘高達1,003億元)。司長連番錯估,若非能力不足,便是刻意低估收入高估開支,令經常開支被無理壓縮,開支未能與收入相適應,未能做到?量入為出?。 以上約6,000億元被低估盈餘未被善用,反映政府絕對有能力增加經常性開支,應付新增社會需求。 假借結構性財赤 避免增加經常開支 政府曾指出,按照不同開支增長速度,本港早晚均會出現?結構性財赤?,說法危言聳聽。截至2015年3月底,政府坐擁8,285億元財政儲備,同時一年多前設立的「房屋儲備金」現已有約740億元結餘,此外政府還可動用外匯基金中約5,452億元累計盈餘(2015年12月數字),再加上以往撥款設立的多個基金,估計至今仍有超過1,000億元結餘(包括關愛基金約200億元、研究基金約250億元等)均可用於公共服務項目中,總計政府可動用儲備超過15,000億元。擁有如此龐大儲備,還玩弄數字恐嚇市民在不久將來會花光儲備,託辭無公帑增加經常開支,實在豈有此理! 至於是否將會出現?結構性財赤?,背後基於很多不同假設,假設是否合理亦值得商榷。若以2005年開始計算,過去10年公共開支的整體和平均增幅亦低於同期政府收入的增幅,可見政府收入增長受很多不同因素影響,不容易簡單估計日後政府收入增長必然放緩。縱使本港經濟已發展到某一水平,難以如上世紀般有大幅增長,觀乎過去十多年被低估的近6,000億元累計盈餘,足見政府有能力增加經常開支。 本會同意因應香港經濟結構變化及人口變化(尤其人口老化)等因素進行全面的政府財政預測評估,但本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