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食管癌正式.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第二十三章 食管癌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估计每年死于食管癌者超过19万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病因学的研究以及高发地区的防治工作,基本查清了食管癌在全国的死亡情况和分布特点以及可能的病因。使我国食管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第一节 概况 一、发病情况 食管癌主要高发于发展中的国家,例如伊朗和南非的某些地区发病率高达350-500/10万。在欧洲,除法国的某些地区外,发病率均非常低。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呈现逐年明显的下降,1995年我国食管癌男性发病率为10.1/10万,与1980年相比(21.0/10万),下降55%,女性下降 53 %。至2000年,发病率男性居于肺癌、胃癌、肝癌、结肠之后,位于第五位。女性居于乳腺癌、胃癌、肺癌、结肠癌之后,位于第五位。男性发病率(10.1/10万)高于女性(4.0/10万)。死亡率近年来无明显的下降,据1995年全国部分城市调查资料显示,总的死亡率为8.92/10万,与1987年(10.71/10万)相比,稍有下降,男性的死亡率为13.23 /10万,女性的死亡率为5.96/10万。此由可见,男性的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约为2:1。1999年上海市食管癌男性发病率为9.8/10万(标化后),居于第六位;而女性发病率为2.5/10万(标化后), 居于第十一位。在我国主要高发区有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区,河南林县,苏北地区,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四川的北部地区,闽粤交界地区和新疆哈萨克族居住地区。 二、病因学 1.种族因素 我国新疆是食管癌高发区,哈萨克族居民的食管癌发生率最高(33.90/10万),其次是蒙古族、维吾尔族、汉族,以苗族为最低1.09/10万,不同民族中食管癌发病率的不同,可能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遗传易感因素有关。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的民族差异,如我国高发区河南林县居民迁移到其他地区定居2-3代后食管癌的死亡率仍高于该地区居民5倍以上。移居到美国的中国移民,在美国出生的第 2代发病率则增加1.91倍,死亡率在男性中为美国白人的 2.94倍。 2.吸烟和饮酒 长期吸烟和饮酒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吸烟量多者食管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7倍,大量饮酒者比不饮酒者食管癌发病率要高50倍。 3.长期食用粗、硬食物和进食过快、过烫,易引起食管粘膜的机械性及物理性的刺激与损伤,反复损伤可以造成粘膜上皮增生、间变,最后导致癌变。同时食管慢性损伤为致癌物质进入创造条件,从而促使癌的发生。各种原因引起的经久不愈的食管炎,可能是食管癌的前期病变,尤其伴有食管粘膜上皮细胞间变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的危险性更大。 4.亚硝胺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已知有十几种亚硝胺能引起动物的食管癌。这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亚硝胺和亚硝酸胺两大类。在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的粮食、酸菜、井水中均可以检测到较高含量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其含量和当地食管上皮增生、食管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在食管癌高发区的居民胃液中,不仅能检出亚硝酸类物质,而且发现在人群中的暴露水平与食管癌死亡率水平相一致,呈明显的正相关。 5.霉菌毒素 已发现有10多种霉菌毒素,能诱发动物不同器官的肿瘤。研究发现食管癌高发区粮食中霉菌污染情况比低发区高2-15倍,河南林县粮食中分离出的交链孢霉和串珠镰刀菌的毒素能诱发人胚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大鼠的食管癌以及胃癌,通过对与食管癌的发生相关的霉菌毒素分离和研究,发现霉菌毒素在食管癌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6.营养和微量元素 调查发现河南林县水中缺少钼,可能与食管癌的高发有关。文献报道,高发区人群中血清钼、毛发钼、尿钼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钼都低于正常水平。钼的抑癌作用已被美国学者所证实。纵观食管癌高发区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贫穷的地区,长期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及核黄素,使食管粘膜上皮增生和间变而诱发食管癌的发生。 三、病理学 (一)解剖和分段 食管上起于下咽部,下至食管胃结合部,总的长度为22—24 cm。近年来,考虑到临床上手术前或其他治疗前的准确分段以及便于X 线上确定标志点,国际抗癌联盟(UICC)对食管的分段进行了修改,分为颈段:从食管入口(下咽部)到胸骨切迹(胸骨入口,距门齿18 cm );上胸段食管起自胸骨入口至气管分叉(距门齿24 cm);气管分叉至贲门入口,这段一分为二,上1/2(到距门齿32 cm处)为中胸段食管,下 1/2(到距门齿40 cm处)为下胸段食管。国内外资料显示,中胸段食管癌最多,占50% 左右,下胸段次之(30%),接下就是上胸段(14%)和颈段(6%)。 (二)淋巴引流 食管颈段淋巴可通过颈部的颈深上和颈深下淋巴以及咽后淋巴结和颈部气管旁淋巴结,直接或间接注入颈深淋巴结,再分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