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作者张凤李嘉祥指导老师林银芳闽南红砖古厝的简介红.DOC

学生作品作者张凤李嘉祥指导老师林银芳闽南红砖古厝的简介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作品作者张凤李嘉祥指导老师林银芳闽南红砖古厝的简介红

学生作品 作者:张凤、李嘉祥 指导老师:林银芳 闽南红砖古厝的简介 红砖文化——闽南古厝 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今天,闽南大地上数百座红砖厝建筑,为我们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红砖厝在其坚固的砖石结构下,也有细腻深邃的内在,垂柱横梁、透雕描金、工艺繁复。闽南古厝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 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也酝酿了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而独特的底蕴。在闽南古厝的传承中,“红砖文化”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红砖文化”不止是闽南古厝建筑特色的发展与成就的概括,更多的是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稳、豁达的性格,睿智、温良、自省、拼搏的特质以及务实、进取、勇敢、奋斗的作风的概括。“红砖文化”是与闽南人民的精神世界相连接的文化,是闽南人民繁衍壮大,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这种文化,不仅是闽南人的瑰宝,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在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农村生活中,必定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而100年前的闽南人家已经在一个家族体制建设上完成了这样严谨精巧的布局构思,巧妙地结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统、宗庙祠堂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以深远的睿智思考着如何繁衍家族,和谐共存。这是秉承自闽南人性格中温良、自省的特质,凝聚着每一位红砖厝中家族成员的魂灵,传承关于家的荣耀。 闽南人多越洋经商,背井离乡,但无论漂泊多远,归乡之后,必定要盖一座红砖厝,兴尽财力,修起了恰如其分的隆重。“厝”是闽南人文的中心精神。一座红砖厝经家族数代传承,在建筑设计上选择以夸张又凝重的金色,表达对先人的崇敬与敬畏,以寄托对家业繁荣、国业兴旺的淳朴祈盼。这种具有神秘意味的色彩表达,也是红砖文化的精神所在。只有家族男丁才有权参与的祭拜仪式,在金色描彩的烘托下,有了沉实而隆重的意义。 今天,它们仍是唯一生动的存在。我们也不难从中窥见大厝拥有何等令人发舌的昨天。 在交通不发达的上世纪初叶,闽南人家的男丁越洋背井,妇孺幼小成为红砖厝当时的生活主角。红砖厝,作为凝聚精神力量的星座、象征物,长久矗立,越显重要。闽南红砖,在实间的流转中,奇迹般的保留它们的鲜亮色彩。闽南人对于生活充满着永不衰竭的热情,闽南人以红色为尊、为大、为喜、为吉。红色,也是流转于红砖厝内的生活主旋律。闽南人拥有坚强而善良的秉赋,为收获而不知疲惫的奔忙,并用团圆的隆重来作为一年的落幕,热烈呈现一个家族与其成员所应拥有的骄傲与风采。 如果说,人是家的灵魂,家,则是人的精神归依。红砖厝,如一位历经沧商,沉稳豁达的智者,传承关于团圆和谐的意志与力量,坚固着经历着颠沛流离的闽南人对家园故里强烈的归属意识,历尽岁月洗礼,伴随闽南人文脉络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地区分布 闽南古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莆田市及其所辖的泉港、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晋江、石狮、南靖、平和、云霄、诏安、东山、漳浦、龙海、华安、长泰等地。闽南各地的红砖厝还有不同的特色:闽南红砖建筑以泉州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其中泉州的“最红”;漳州红砖厝的特点则多为红砖灰砖混搭,红砖多用于装饰部分,而金门、厦门的红砖厝也略有不同。 建筑代表 1、老范志大厝 老范志大厝位于泉州市南俊巷东侧,前为九一街,后为桂坛巷。桂坛巷因有一座桂坛宫而得名;另一说法是该巷位于清源书院南畔,在早期的科举时代,中举登科折桂,书院乃举子云集之处,借喻举子登坛折桂之意,故巷取“桂坛”为名。 老范志大厝厝主吴亦飞,乾隆年间晋江人,本系教书先生,后改业经营中成药神曲,取义范仲淹名言“不为贤相,当为良医”和“先忧后乐”为志而起店名曰“范志”。从开张始即生意兴隆,尤以左宗棠征服回疆一役中,范志神曲最显功效,于是购服者大增,竟成巨富,遂营建大厝。 整座大厝由三座五进三开间的大庭院组成,格局几乎完全相同。各院落之间以防火墙相隔,侧面墙设门,与各院落相连通。大庭院两侧均建有护厝两排,组成一栋规模宏大,且富有层次和建筑结构特色的大型宅院。据居住在这里的吴老先生介绍,大厝东西向63米,南北向105米,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房屋100多间。由于建筑师傅的讹传,人称范志大厝99间。 2、泉港山腰庄氏宗祠: 家庙仍为三开间,深三进,由门厅、中厅、大厅组成,中隔二天井,加上庭院呈六个层次,深达52.8米;各层次在同一基线上前后落差达1.6米,使整座祠宇显得气势恢宏。 屋顶铺盖橙色琉璃瓦,屋脊燕尾高翘。大厅屋脊中央塑有一座五层小塔,两边雕有二条飞龙;塔两旁屋脊前沿左雕龙右雕凤,意谓“龙凤呈祥”。中厅屋脊、下厅廊顶分别饰以双龙戏珠、葫芦飘带、鲤鱼跃龙门、飞凤麒麟、八仙过海等雕塑。祠宇内部以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