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专题培优复习课件-初中物理实验复习讲稿资料.ppt

2013年中考物理专题培优复习课件-初中物理实验复习讲稿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该关注此类题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 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认为: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 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 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的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 影响,所以小文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 度如何变化,小文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的? 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 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3、请将小文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 的距离越________,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速度减 小得越_________。 根据小文的结论,可以推理出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将做 运动。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 ,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四)重要的演示实验 例题: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图形,你认为它是研究_____________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 两次实验得______________ 。 2.由A、B、C 三次实验得__________ 。 3.由B、D两次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 5.图是一个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装置,其中有小砝码、小木片、固定在底 座上的支柱和弹性钢片。请你说出:在演示物体具有惯性的整个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的两个物理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例如:物理现象:小木片飞出后,小砝码在支柱上保持静止物理知识:小砝码具有惯性。 在物理课上,同学们都观察过这样的实验:如图5—1—3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请解释该现象的成因。 研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2所示,实验过程中: (1)让同一个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可 以用来研究动能与 的关系; (2)换用 不同的钢球,让它们 从 高度滚下,用来研究动能 与 关系。 S h 2.(05年北京海淀课 改区)如图所示,在 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一 张纸片,将杯子倒置 过来,纸片不下落, 说明纸片受到向上的 力的作用。 29.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将玻璃 作为平面镜竖立在桌上,在玻璃后面可以看到棋 子A的像和棋子B。A的像是因为光通过玻璃 射 到人眼里形成的,看到B是因为光通过玻璃 射 到人眼里形成的。两个棋子大小相同,B能和A的 像完全重合说明: 。 谢谢! 谢谢! 谢谢! 谢谢! 分析与解:这道题运用的实验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所谓“一漂一沉法”,即“一漂”:当物体漂浮在液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利用物体漂浮在水中找到重力------得到物体的质量;“一沉”:利用物体沉没在水中,找到体积,则物体的密度就可以测得。 例题 如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放一个木块,水 面所对量筒的示数为V1,如图甲;若在木块上 一石块后木块仍漂浮,此时水面所对量筒的示 数为V2,如图乙;若将石块从木块上拿下放入 水中,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为V3,如图丙。 求:石块的密度。 木块 石 石 V2 V3 图甲 图乙 图丙 木块 木块 V1 测密度的多种方法 (1)等浮力法 (2)双提法、三提法 (3)等体积法 (4)等质量法 (5)等压强法 (6)一漂一沉法 实验步骤的写法: 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组织归纳好语言:对设计性实验中的测量型实验的实验步骤的写法:要写明“用什么仪器、测什么物理量、用什么符号表示”。 特别要注意,最后实验结果要用实验中得到的测量量及已知常量来表示。 【例题】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滑轮组段数的计算 n= n= n= n= 32.如果你沿楼梯从一楼上到三楼,请你设计一个可以测出你上楼功率的实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