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东100学年推动面山学校户外体验教学-台东兰屿乡东清国小
臺東縣賓茂國民中學
2017高關懷學生都蘭山戶外教學計畫
依據:
一、教育部學生訓輔(友善校園)工作106年度作業計畫。
二、臺東縣106年度學生訓輔(友善校園)工作實施計劃。
課程理念:
教育部系統性推動校外教學已有數年時間,但多數學校仍對校外教學存在錯誤觀念--到遊樂區一遊,或是到繁華街區感受現代文明文化刺激,但在十二年國教推動浪潮中,校外教學應隨時代趨勢而改變,活化教學,使城鄉交流賦予新意義,城鄉交流不再是鄉下學校到市區探訪,相反的,位居臺灣後山的臺東子弟,更應該利用好山好水之豐富觀光資源,建立本縣遊學特色,帶領西部莘莘學子,享受臺東自然山水資源,以活化教育本質,更使臺東除原住民文化特色外,結合天然觀光資源,配合環境教育法實施,各校師生每學期均應授以4小時以上之環境教育課程,建立本縣教育特色。
「山野教育」強調「體驗式冒險探索教育(Project Adventure)」,以「teach less, learn more」的教育理念,提供學員一個實際的情境去體驗、冒險和探索,再引導其省思、歸納與實踐,可幫助學員啟動學習動機、建立自信、產生力量,讓其活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培養其一生受用的生活實踐力,開發孩子勇於自我突破的挑戰能力!
臺東縣天然環境優美,縣內中央山脈穿越,海岸山脈並列於東海岸旁,山岳教學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適合推動高山、中級山登山教育,且透過校外教學課程規劃,設計戶外遊學體驗課程,使高關懷學生親身探索體驗原住民傳統生活與自然和諧共存之山林文化;並結合自然領域課程,認識台東各級登山路線沿途之自然生態,培養高關懷學生生態保育之觀念;同時,也藉著此活動,推動城鄉交流,讓本縣高關懷學生與外縣市高關懷學生,共同挑戰自我的極限,配合推動環境教育,透過戶外教學活動,使高關懷學生了解維護在地生態的使用,讓高關懷學生有自信與勇氣,迎接未來人生中的各項挑戰。
100年8月10日臺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先生於南澳鄉發生山難,2月27日中山醫學大學張博崴同學於白姑大山迷路51日,仍不幸罹難,引起媒體重視登山教育,臺灣超過3000公尺以上高山超過百座,但教育階段中,對於登山教育卻毫無著墨,故鑒於本縣高山環境災天然資源豐富,並配合學校現有高山嚮導人力,可發展面山學校—登山教育課程,做為本縣特有之教育特色,且可依學員程度設計自簡易、進階、高級等三階段登山路線,發展系列登山教育課程,配合高山嚮導、領隊、導遊、解說員、安全人員或揹工等人力資源訓練,於南橫利稻分校建置登山學校,加上當地觀光民宿、交通及餐飲業者配合,將可促進本縣縱谷地區觀光產業發展。
臺東縣山岳教學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適合推動登山教育,且透過面山學校課程規劃,計都蘭山戶外遊學課程,配合階段性時程,累積經驗後未來能提供外縣市學校共同辦理城鄉學校交流活動,配合活動攝影記錄行銷,發展本縣觀光遊學課程,以台東之經濟發展。
都蘭山位於海岸山脈南端,屬於亞熱帶潤濕型氣候。林相主要為中低海拔之闊葉林。都蘭山為台東縣縣山,是台東的重要地標,對當地原住民族而言更具有神聖象徵。從考古遺址中發現,此處出土的石棺不論埋葬方位為何,皆以腳端朝向都蘭山,象徵靈魂回歸聖山。標高1,190公尺的一等三角點也是台灣小百岳之一,為海岸山脈南段最高峰,與八里灣山、新港山並稱海岸三雄。鹿野鄉一帶居民以其狀似倒臥的佛陀頭,而稱之為「佛陀山」或「美人山」。其地質構造特殊,孕育出許多不同花色的寶石和半寶石,其中又以都蘭山的藍寶石最具特色,此區還曾名列世界藍玉髓重要產地。(引自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全國步道系統)
同時為使能外縣市高關懷學生親身探索體驗原住民獵人跋山涉水、定期狩獵、只取所需,以求永續經營、與自然和諧共存之山林文化;並結合自然領域課程,認識都蘭山登山路線沿途之自然生態,培養高關懷學生生態保育之觀念;同時,也藉著此活動,推動城鄉交流,讓本縣高關懷學生與外縣市高關懷學生,共同挑戰自我的極限,配合推動環境教育,透過戶外教學活動,使高關懷學生了解維護在地生態的使用,讓高關懷學生有自信與勇氣,迎接未來人生中的各項挑戰。
綜上所述,本次活動以本縣賓茂國中為主體,辦理戶外教學—登山教育活動(都蘭山),並邀請電影導演拍攝活動紀錄,蘋果日報及教育廣播電台記者推廣報導本縣城鄉交流--戶外教學活動之創新,期以建立新臺東遊學教育特色。
計畫目的:
促進師生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師生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建立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環境永續發展。
教師能延伸教學場域,擴大高關懷學生學習經驗,安排讓高關懷學生以實地自然探索體驗,驗證課本知識,增廣見聞,結合自然領域課程認識山林之自然生態,並培養生態保育之觀念。
透過有計畫的教外教學安排,指導高關懷學生辨別環境中的安全與否,並找出解決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