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方案
工业大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PAGE 2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PAGE 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院 系:
班 级:
设 计 者:
学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 第1章 绪论
HYPERLINK \l _Toc 1.1 设计目的4
HYPERLINK \l _Toc 1.2 工程概述4
HYPERLINK \l _Toc 1.3 设计任务4
HYPERLINK \l _Toc 第2章 设计依据
HYPERLINK \l _Toc 2.1 主要参考资料5
HYPERLINK \l _Toc 2.2 设计范围6
HYPERLINK \l _Toc 2.3 设计参数6
HYPERLINK \l _Toc 2.3.1 室外设计参数6
HYPERLINK \l _Toc 2.3.2 室内设计参数6
HYPERLINK \l _Toc 2.4 设计原始资料6
HYPERLINK \l _Toc 2.4.1 土建资料7
HYPERLINK \l _Toc 2.4.2 建筑结构7
HYPERLINK \l _Toc 2.5 动力与能源资料8
HYPERLINK \l _Toc 2.6 其他资料8
HYPERLINK \l _Toc 2.7 朝向修正率8
2.8校核围护结构传热热阻9
HYPERLINK \l _Toc 第3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HYPERLINK \l _Toc 3.1 热负荷的计算10
HYPERLINK \l _Toc 3.1.1 围护结构的计算参数10
HYPERLINK \l _Toc 3.1.2 热负荷的组成11
HYPERLINK \l _Toc 3.1.3 主要计算公式12
HYPERLINK \l _Toc 3.1.4各房间热负荷计算表及汇总13
HYPERLINK \l _Toc 第4章 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HYPERLINK \l _Toc 4.1 循环动力16
HYPERLINK \l _Toc 4.2 供、回水方式16
HYPERLINK \l _Toc 4.3 系统敷设方式16
HYPERLINK \l _Toc 4.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17
HYPERLINK \l _Toc 4.5 工程方案确定17
HYPERLINK \l _Toc 第5章 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HYPERLINK \l _Toc 5.1散热器的选择18
HYPERLINK \l _Toc 5.2 散热器的布置18
HYPERLINK \l _Toc 5.3 散热器的安装19
HYPERLINK \l _Toc 5.4 散热器的计算19
HYPERLINK \l _Toc 第6章 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HYPERLINK \l _Toc 6.1 确定系统原理图22
HYPERLINK \l _Toc 6.2 系统水力计算22
HYPERLINK \l _Toc 6.2.1 选择最不利环路22
HYPERLINK \l _Toc 6.2.2 最不利环路的作用压力22
HYPERLINK \l _Toc 6.2.3 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22
HYPERLINK \l _Toc 6.2.4 确定沿程压力损失23
HYPERLINK \l _Toc 6.2.5 确定局部阻力损失23
HYPERLINK \l _Toc 6.2.6 求各管段的压力损失23
HYPERLINK \l _Toc 6.2.7 求环路总压力损失24
HYPERLINK \l _Toc 6.2.8 计算富裕压力24
第7章 相关辅助设备的选型
7.1 附属设备的选择30
7.2 管道的保温30
7.3 管沟31
HYPERLINK \l _Toc 参考文献
HYPERLINK \l _Toc 课程设计小结
第1章 绪论
1.1 设计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暖通空调、供热工程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