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供热课程设计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区供热课程设计方案

PAGE PAGE 18 学号 成绩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 小区供热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哈尔滨市道里小区供热课程设计 设计时间 6月12日——6月23日 学 院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 级 08-1 姓 名 沈建锋 指导教师 王宏伟 2011 年 6 月 23 哈尔滨市道里小区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条件及任务 方案初步确定及计算 换热站的设计 设计感想 参考文献 1 设计条件及任务 1.1设计条件 1.1.1设计条件图:见哈尔滨道里小区建筑总平面图(附图);建筑层高拟定为2.8米,地面标高自行拟定。 1.1.2各用户阻力损失6mH2O预留。 1.1.3气象资料按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确定。亦可按如下数据考虑: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6℃ 采暖天数 152天 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18℃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最大冻土层厚度 2.05 m 最高地下水位 -8 m 年主导风向:北 海拔 171.7m 平均风速: 冬:3.2m/s , 夏:3.0 m/s 大气压力: 冬 766 mmHg, 夏 750 mmHg 1.1.4水文地质资料: 冰冻线2.05米,地下水位线 -8.0米,砂质粘土,无腐蚀性。 不考虑地下其它构筑物。 1.1.5热源可考虑由集中供热管网供给120/80℃高温水。 1.2确定供热方案(包括部分建筑热负荷概算、供热热媒选取、热媒参数确定、管网型式选择、管网布置方案;确定管网敷设方式、补偿方式、定压方式、管子和管件) 1.2.1绘制管网平面图 1.2.2管网水力计算 1.2.3小区锅炉房或热交换站设计(主要设备的选择布置、绘制热交换站工作原理图 2 方案初步确定及计算 2.1热负荷的计算 在小区规划图上,根据各幢楼的用途不同,分为住宅楼和居住区综合楼。在确定供热设计热负荷时,采用常用的面积热指标法,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kw 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q f —建筑物的供暖面积热指标,w/ m2。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给出的供暖面积指标推荐值,取住宅楼和居住区综合楼qf=45w/m2。在规划图上,按比例算出各幢楼的面积,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算出热负荷,列入表2-1中 2.2热源与介质参数的选择 此小区所需热负荷总量不是很大,接入方式采用城市热网接入,在小区下端位置处设置集中换热站对外网的的供水进行压力和温度及其他参数的调节,为节省投资和简化管理,管网的布置形式采用支状管网。 本小区设小区热力站(民用集中热力站),集中供热网路通过小区热力站向该小区几个街区的多幢建筑分配热量,供热系统采用闭式系统,地点设在小区中心位置,以便将热量更加合理的进行分配。由热力站接收上一级热源来的高温水,再通过混合水泵将回水管道里的回水与热网供水混合,从而达到用户所需的供水温度,再向各用户输送。 2.3城市热力网的布置 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与各种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近远期热负荷的发展等多种因素,根据上面的原则把管网敷设在道路下面,管道中心线平行与道路边缘。这样主要是考虑了施工的方便,车辆可以直接将管道器材运输到现场;而且将来维修和检修是更换管道时,不会破坏园林绿地。考虑了初投资的经济性。让主干管道尽量穿过热负荷中心地带,这样主要是为了水力计算容易平衡,管网运行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