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陶渊明作品探析.docVIP

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陶渊明作品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陶渊明作品探析

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陶渊明作品探析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由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不吝笔墨地写道:“陶(渊明)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   对于如此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理所当然地被选入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笔者统计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 9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册),共涉及陶渊明的12篇作品,分布在小学(四年级上、下册)、初中(八年级上、下册)、高中(必修1、2、5)三个学段的七册教材中。   由于陶渊明有着以往文人不曾经历过的田园生活,并参加了“躬耕”的实际劳动,他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陶熔与洗炼,他的作品中呈现着一种自然清新的气息。然而,不少人过分强调陶渊明的超然静穆、恬淡适意,在某些程度上对陶渊明本人及其作品歪曲了。鲁迅先生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形态,这才较为确凿。”本文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对其入选人教版教材的作品做一番简要的梳理,以期有助于对陶渊明的了解,在语文教学中对陶渊明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分析能够更客观。      一、“误落尘网十三年”时期      陶诗《归园田居(其一)》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里的“三十年”实为“十三年”之误,确切的是指393年至405年之间的十三个年头。这期间陶渊明曾在仕途: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癸巳(393),29岁初仕为江州祭酒(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安帝隆安二年戊戌(398),入桓玄幕府(隆安五年辛丑冬,陶母卒,渊明还寻阳居丧);晋安帝元兴三年甲辰(404),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随后又去做了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405),八月任彭泽令,十一月辞职归隐。   入选教材的这一时期作品有:《五柳先生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义教,八年级下册),《时运(其一)》《和郭主簿(其一)》《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普高,必修2,“研讨与练习”)。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分别作过武昌太守、安城太守。他年幼时,其父就谢世了,家庭衰微,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历任东晋庐陵从事、征西大将军长史、从事中郎,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沉着豁达,行不苟合,是当代名士,家里藏书多,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不仅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沈约在《宋书》中记载:“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可见,《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少年时期叙述自己志趣的文章。虽然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但从文中提到的“葛天氏”“无怀氏”这两个古代帝王,说明他还是有着自己完美的政治理想的。再联系到他在《命子》中写到的“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可见此时的陶渊明还是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的。至于他的辞官归隐原因,《宋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室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从中,我们不能看出,像其他读书人一样,少时的陶渊明还是有着较强的功业心的。   《和郭主簿》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壬寅(402),当时38岁的诗人因母丧暂别了官场,所以他可以“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在田园生活中体味着生活的安宁和身心的自由。但我们不能忽视,此时的他“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还有着充实的物质生活基础。因而诗中透露着不同于一般农民又不同于一般士大夫的悠闲高旷的情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诗中怀荷?丈人,怀长沮、桀溺,借以表明自己想以躬耕陇亩为志。本年春,“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湎”,诗人开始躬耕。“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他在劳动中与农民结下了有别于官场的真挚友谊。但诗中的“是以植杖翁”和“行者无问津”两句,表明此时的陶渊明对世事是不能冷淡和忘怀的,归隐并不是他的真实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