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弦歌岳麓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千年弦歌岳麓魂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千年岳麓的旧梦逝去了其年少时期的巧笑倩兮,今日淡淡地回眸这个“湖湘文化圣地,山水洲城奇观”,仍旧牵扯着无数有识之士的心襟。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料我应如是。可是,妩媚动人的岂止是一座山那么简单?院以山名,山因院胜!   如果山中没有这座学府,如果该学院不在此山上,岳麓山的千年奇迹又该怎么抒写?应该是青山给庭院注入了灵性,庭院反过来又给青山带来了活力,二者水乳交融在一起,共同造就了岳麓山千年依旧的繁华胜景。   可是惭愧得很,对其最初的印象并非书院,而是爱晚亭的深秋,完全陶醉在那铺天盖地的红叶中。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如醉如痴到如今。   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总觉得岳麓山也是有性情的,不乏剑胆,还抱有琴心。一方面他有着浓郁的书卷味,琴心一动,让你三月不知肉味,所谓“方今学术源流之盛,未有出湖湘之右”;另一方面他又有着血刚之气,剑胆一指,震撼九州,所谓“无湘不成军”。   千年前的岳麓山温文尔雅,书生气质略胜一筹;在汹涌澎湃的近代民主革命中,他又露出铁骨铮铮的一面。   千载儒风沁书香   庭院弦歌一开唱就注定了她的源远流长……   岳麓山的故事要从上古“神禹开疆”说起,至今山巅之上的禹王碑仍记述着禹帝当年治水的功德。西晋以前,岳麓山已是山野道士修炼的“灵山”,禹王碑下苍篦谷上的“蟒蛇洞”,传言便是当年建观修炼之处,而今天岳麓山顶的云麓道宫更是道家七十二真虚福地之一。   岳麓山还是湖南最早的佛教活动场所,山腰上的古麓山寺素有“湖湘第一道场,汉魏最初名胜”之称。麓山寺比佛教最早传入东吴只晚20年,是佛教入湘的最早遗存。“右军如龙,北海如象”,麓山寺碑作为李北海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因“文、书、刻”俱佳,又被称为“三绝碑”。麓山寺内观音阁前的六朝松,相传植于六朝,距今1500余年,是我国有记载现存最古老的罗汉松,至今依然静听梵音,默看人间累世沧桑。   而岳麓书院则是岳麓山文化的核心部分,其繁荣发展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似乎她的存在就是让人景仰的,她无需千方百计去寻觅人中之龙,自有程门立雪的故事在这上演,络绎不绝……   岳麓书院最初创建颇具戏剧性,可以溯本求源到唐末五代战乱时期,当时智璇等两僧崇尚儒道,于是囤地建屋,进行教学,岳麓书院就是在僧人的基础上“因袭增拓”而来。在这里,历史仿佛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儒家书院竟然发轫于两个和尚手端,看似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兼容性。   书院创建于北宋,至南宋时达到鼎盛,元明延续,清代再兴,史上曾七毁七建,几度兴衰,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张械主持期间的“朱张会讲”。“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盛况空前。当时,湘江、橘洲隔着城南、岳麓两书院。朱张两位大师还常常渡江讲学,为了纪念这段千古美谈,此地被命名为朱张渡。   1507年(正德二年),阳明心学一代宗师王守仁来岳麓讲学,标志着岳麓书院又一个学术繁荣期的到来。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春,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匾额。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帝又赐御书“道南正脉”于岳麓,岳麓书院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再次获得肯定。   岳麓书院的发展,不同于官办学府,保持着自身一贯的独立作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学术思想的繁荣。王禹俑在《潭州岳麓山书院记》高度评价了书院的影响力,“使里人有必葺之志,学者无将落之忧。谁谓潇湘?兹为洙泗。谁谓荆蛮?兹为邹鲁。”南蛮之地竟然可与孔孟家乡“洙泗”“邹鲁”相媲美,岳麓书院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有两则趣谈,为岳麓山增添了几抹别样的色彩。   唐代,长沙本地的俊杰之士王磷、李群玉麓山竞对的故事名噪一时。王磷善作诗词,才思敏捷。唐咸通(860―872)年间,由观察使崔铉推荐到长安参加“日试万言科”。考试那天,王请到10位书吏,各给笔墨纸张,然后口授,10吏笔不停书。当时掌权的宰相路严见其才华出众,想收留门下,遭拒,路严便绝了王的仕途。王便寄情于山水之间。一天,偶遇李群玉。李群玉诗笔华丽,才力迈健,又恃才自傲。他一向看不起仕途之人,对王抱有轻视态度,王提议两人以联句较量,李群玉一口应允。不料王磷佳句泉涌,李群玉几乎无法应对,当王吟出“芍药花开菩萨面,棕榈叶散夜叉头”的绝句时,李群玉俯首称臣。从此,二人结为好友,麓山竞对一时成了湖南的佳话。   宋代岳麓山还有胡寅怒斥奸臣的美谈。南宋初年,金兵不断南侵,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左,执掌朝柄的秦桧等人畏敌如虎,一味妥协投降,胡寅对此极为不满,愤而辞去京官。一日,胡寅正在游览麓山寺,突然听到秦桧党羽刘旦来湖南做官的消息,他便挥笔在墙壁上大书“是何南海之鳄鱼,来作长沙之乌。”南海鳄鱼的比喻,来自唐代韩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