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论语》中的“君子不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试论《论语》中的“君子不器”   一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中的“君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道德品质意义上的“君子”,另一种则是指身份和社会地位意义上的“君子”。这句话中的“君子”显然是指前者,因为这句话蕴含着某种道德上的训诫。《论语》中的“器”一共出现过六次,历史上各家对“器”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争论。本文试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器”的解释,推断出“君子不器”的内含思想。所涉及的语句分列如下: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公冶长》)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二   除了第五句的“器”,其余的器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根据杨伯峻、钱穆、李泽厚先生的翻译,五个“器”有三种意思――器具或工具、器量、按照各人才德分配任务。意思很简单,但仅从字面理解太过浅显,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是很深刻的。   “君子不器”的解释,历史上有多种争论。《论语》何晏注:“包曰: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邢_爵《注疏》:“子曰君子不器。正义曰,此章明君子之德也。器者物象之名,形器既成,各周其用,若舟楫为济川,车舆以行路,反之则不能。君子之德则不如器物各守一用,言见机而作,无所不施也。”朱熹《论语集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悟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清代学者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对这句话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解释:“正义曰,《说文》:‘器,皿也’,《周书?宝典》:‘物周为器’。孔晁注,周用之为器,言器能周人之用也。施,犹行也。君子道无所不行。故《礼?学记》言:‘大道不器。’郑注:谓圣人之道,不如器施于一物。如者,似也。”我们可以做一下归结,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像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应该多才多艺,通晓多种技能。这种解释一直持续到现在,当今很多译本都采用这种说法,而且学者在对“君子不器”作专题研究的同时,对其他几个“器”的研究相对少些。需要指出的是当代学者对“器”进行释义时,往往与《易?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的“器”相联系,这个是不可靠的,历史上对于孔子作《系辞传》多有怀疑,且有很多论证,顾颉刚、郭沫若等大家都撰述过相关文章。因此与《系辞传》中的“器”相比较是不确切的。如要探寻“君子不器”本意,就应该从《论语》中探寻,几个“器”的含义相联系才能正确把握“君子不器”的本来意义。   这里首先探讨“管仲之器小哉”中“器”的含义。历史上多解释为器量狭小。何晏《论语集解》注曰:“言其器量小也”,陆德明《经典释文》中释为:“器量,音亮”,皇侃《论语义疏》:“器者,谓管仲器量小也,不大也”,朱熹《论语集注》:“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卑陋。”《论语戴氏注》云:“器小,言易盈也。管仲相桓公,但成霸业而已,未致太平。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围,故孔子虽大其功而又惜其器小。”   时至今日,各个译本中,也都将其释为“器量狭小”、“度量狭小”。如《辞源》中就为此专列一条,解释说:“器;度量。”并引《论语》中的这句话作例证。笔者认为释为“器量狭小”是不确切的。《论语?八佾》中所评价管仲的两件具体事情,都是指仁礼之事,而不是指度量气量。第一件事评论管仲不知节俭,另外一件说他不知礼,并没有涉及气量的问题。云“管仲器小”并不是说他才能不足,而是仁礼修行不够。《孟子?公孙丑上》载: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日:“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此处言“功烈,如彼其卑也”,笔者认为并不是言管仲无能。《史记》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在这里管仲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