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好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好人――读报告文学《好人丁新民》《门前一卜槐》   一口气把田培良的报告文学《好人丁新民》《门前一卜槐》读了下来,深深为报告文学主人公的大爱情怀所感动。读到丁新民那些深情体悯农民工的章节禁不住热泪盈眶。在人物报告文学中,田培良的这两本书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所读到的非常具感染力的作品之一。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阅读感受。   见贤不隐选择传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转折时代,英雄辈出,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一个报告文学作家选择什么样的传主,通过这个传主宣扬一种什么精神,怎样能够使他们的传主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生动的诠释,是摆在报告文学作家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有人说报告文学选对了题材就成功了一半,这话不无道理。这两本报告文学选择的传主丁新民是我们时代的一个强者更是一个贤者。丁新民通过几十年的打拼成为著名的企业家,不仅名高一方,而且是名高不虚。这种“不虚”不仅是说他的资产不掺水,而是指实实在在他做一个好人不虚。时代造就出丁新民这样一个人物并不是偶然的。他出生于革命家庭,父母都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共产党人,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又经过了7年兵团生活的锻炼和在基层担任领导工作的经历,是丁新民下海前做人的“底色”。他不是偶然撞上财运成为暴发户的企业家。他身上既有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更有共产党人以解放天下为己任的品质。可以这么说,是一种对人民的基本情感和意识到的致富责任造就了丁新民。丁新民首先是一个行动者:从“孩子王”开始到兵团岁月中那个“锁不住的丁铁人”,从在养路工区负责的工作一年一变样到义无反顾地辞官下海创办了东方路桥。同时他还是个思想者,那就是他办企业是要“让无产者变为有产者”。他发明了“金字塔理论”,发誓一定要让处于塔底的民工富起来。1999年春节,他在东信人大聚会上的祝词掷地有声,他说:“作为东信公司的领导,我要借这个机会郑重承诺,我们将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让东信的员工人人超小康、家家达小康,我说的小康就是每一位员工都要能开上私家车,每一位员工都能住上宽敞的新楼房,不达目的我们决不罢休。”果然三年之后,丁新民实现了他的诺言,为员工盖起了每户108平米的住宅楼,150多名员工拥有了私人小汽车,为近500名员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他把党支部建在“民工联队”上的做法是一般企业家所达不到的。因为丁新民本身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所以他能够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一些成功的做法带到民营企业中,而民营企业又没有旧体制的束缚,所以他做企业有两个方面的优势,这两个方面使他能够做大做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像丁新民这样的传主是不好找的,而且也是不好写的。如果仅仅写他修了多少路、赚了多少钱,这和一般写企业家的报告文学就没有什么差别。关键是他办企业的理念,他的企业文化的亮点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只有作者这样的见贤不隐才能够换得读者的见贤思齐,这就是有力量的报告文学的作用。   一枝素笔抒写大爱   这两部作品不仅有力量而且有情感,它以朴实无华的日常叙述写人诉情,作者决没有那种居高临下写作的姿态或者把自己置身事外,他用一枝素笔与读者促膝谈心。《好人丁新民》这本书最后的一章叫“情与义”,写了丁新民的爱心、孝心和善心这三心。如果说,他一定要让民工富起来是一种大爱的话,那么他对残疾人白进勤那就是大爱当中最亮的闪光点。《门前一卜槐》写了少年时代就变为残疾人的白进勤受尽了磨难,但是白进勤并不屈从命运。尽管当时乡里乡亲都认为他的一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认识了丁新民加入了东方路桥以后。白进勤进东方路桥十年的时候,不善言辞的他说了一番深情的话:1999年刚进东方路桥时是一个最没地位的受苦人、最让人嫌弃的残疾人、最受人欺负的穷光蛋,今天他成为了东方路桥几千个民工当中沾光最多、受益最大的一个,入了党,当了书记,上了报纸,上了电视,有了车,有了房,有了几百万的资产,坐飞机,坐轮船,上完庐山又上井冈山,还连续两年出国旅游,花几十万安了世界一流的假肢。这里可以看出来,固然有白进勤敬业吃苦等自身的一些品质吸引了丁新民,但更主要的是丁新民无私帮他,还和他结成“对儿红”。还有一个情节也是非常感人的,民工联队的支书白进彬去世了,丁新民带着他们集团的领导奔波几百里地到白进彬的老家陕北,按照当地的风俗去给他送葬。一个身价几十亿的大老板能够给一个民工去下跪,这就是丁新民倡导的“亲情文化”的最好说明。乃至白进勤在怀念他的老母亲的时候,相信了老母亲替他算卦说他40岁以后会遇到“贵人”,这个贵人就像他门前一棵大的槐树替他遮阴。这两本书语言朴实,朴实得就像民工一样,让读者经常热泪盈眶。   扬清激浊体现思辨   从报告文学写作的角度看,报告文学应该体现出思辨的力量,不是好人好事的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