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三章节美学的基本问题)(容爸2012-09-1718-02-36).ppt

《美学》(第三章节美学的基本问题)(容爸2012-09-1718-02-36).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种境界,逐步推进。人生需要升华。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其他的几种说法 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 尼采《苏鲁支语录》说:“让我告诉你们精神的三变: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化为猴子,猴子怎样变为婴儿。”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解读: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三个境界就是对“空”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境界中的“寻”,表明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自然中削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独特世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的融合同一,则是说明人对有限时间的超越,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 (二)从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艺术境界的生成 审美境界小于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人生境界,但人生境界不能说是一种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中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的情趣。它是情与景、心与境、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审美境界与艺术境界基本一致,但在外延上在于艺术境界。 《泉》(长164cm宽82cm)。是法国新古典艺术家-安格尔花了30余年心血才完成的油画。他从1824年开始绘制直到1856年才完成。这幅画描绘了一位手举水罐的裸体少女,她以古典的歇站式立于泉水边,右手弯曲于头上,左手托着一只大水罐,泉水正从罐中流出,寓于少女的纯洁轻灵,又使画面保持和谐的流畅韵律。背景饰有岩石和树叶。脚下的淡黄花草颇有装饰味。少女身体匀称,肌肤细腻光洁,散发出青春的魅力她身体微微摇动,头肩髋的起伏成了波浪式的节奏感。少女容貌端庄秀丽,表情平静纯真的脸,毫无矫揉造作的媚态。画家致力于单纯的探索,整体画面显得圣洁完美而典雅。可以说这幅画是安格尔古典理想美的集中体现,不失为一幅古典人体挂作。 杜尚的《泉》意在质疑人们关于何为艺术品的观念:很少会有什么东西去让人们思考艺术实际上是什么,或它是如何被表达的问题;他们只是假定了艺术要么是绘画,要么就是雕塑。所以才会很少有人会将《泉》视为一件艺术作品。“这个小便器可能是件艺术品吗?”在小便器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的过程当中,名字的变化原来是如此的重要。正是这个名字的变化,变得不同寻常,使得人们审视物体的角度也发生改变。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便器,也就随之被视为格调高雅的艺术。 绘画作品《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作者为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此画又名《L.H.O.O.Q》;L.H.O.O.Q是法语elle a ehaud au cul的快读谐音,暗喻画面形象是淫荡、污浊的;杜尚将达·芬奇的经典名作当作公然嘲讽的对象,展示了他真正渺视传统、无视约束的品性;他把反艺术推向了极致,给后继的艺术运动以新的启迪。 “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并且他们伴随我一生。”早期对疾病、痛苦和死亡的亲密接触为蒙克的画作提供了主题。 整幅画运用变形的手法,一切都是夸张的变形。是混合的、颤动的、旋转的、盘绕着向上的,像一个人最疯狂的念头。画面上是一袭薄暮的夜空,由黄色的、红色的、橙色的和褐色的线条构成,手法粗糙却不失平滑,它们是不稳定的和波动的。加上仿佛动乱般的、深邃的、蓝色的水构成了这幅画的背景,站在背景前的人正在尖叫,他仿佛经历着身体的刺痛和内心情感的煎熬,他的蜡黄的、消瘦的脸和弯曲的身体是如此完美地和背景结合在一起。他悲哀的、尖锐的叫喊正在充斥整个夜空,正在震颤整个世界。事实上,那些用来描绘天空和河流的线条与色块也好像正在编织着他那无助的那些较为明亮的色彩,如红色和黄色,就好像一个人的激情在无助地燃烧;那些暗色调,则是每一个人最深沉的叹息和无尽的哀伤,每一个笔触都在尖叫,和最非凡的情绪在一起尖叫。每一种色彩都在燃烧。 达利《永恒的记忆》表现了一个错乱的梦幻世界。清晰的物体无序地散落在画面上。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