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四)-5讲解材料.ppt
第二讲 明代戏曲
第一节、明代戏曲体制及其变迁
一、北杂剧与南杂剧。
尽管彪炳一代的元杂剧在元末便已衰微,但杂剧作为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学样式,还是挟其文体惯性,在明代戏曲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随着明初定都南京,中国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经济重心,皆由北方转移至南方。纯用北曲的杂剧,逐渐失去往日魅力,并不断受到活跃于南方的戏曲艺术------“南戏”的影响而发生新变。 ;明徐渭《南词叙录》云:“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而“南曲则纡徐绵渺,流丽婉转,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其次是突破元杂剧一人主唱(生或旦)的定规,变为灵活演唱,包括独唱(不限于生旦)、对唱、轮唱、合唱等形式。
再次是突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定规,其长度多在一折至十余折之间浮动。譬如王九思《中山狼》杂剧,只有一折;而杨讷《西游记》杂剧,则长达六卷二十四折。
这种经历新变后的杂剧,被称之为“南杂剧”,它与另一戏曲品种,即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奇”,颇为相似,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折数的多寡。;明沈泰编《盛明杂剧》时,以八折为界;明祁彪佳《剧品》则以十一折为界。但均不尽然。
事实上,在明代戏曲中还有一类作品,它们往往合数个故事为一剧,每个故事均为数折之短剧,但加起来的总折数,又多达数十。此类作品,更不易区分是杂剧还是传奇,学术界也有命名为“合剧”或“组剧”者。
;譬如徐渭《四声猿》十折,包括《狂鼓吏》一折、《翠乡梦》二折、《雌木兰》二折、《女状元》五折;
沈璟《博笑记》二十六齣,包括《巫孝廉》(三齣)、《假活佛》(三齣)、《义虎记》(四齣)等十种;
沈璟《十孝记》三十齣,包括《兄弟争死》、《郭巨埋儿》《王祥卧冰》等十种,每种均三齣。
尽管如此,折数的多寡,仍然是区分明代杂剧与传奇的主要标志、也是较为直观的标志之一。
;二、南戏与传奇。
所谓“南戏”,即指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以浙江地区为中心)的戏曲艺术。其体制特征有:主要以南曲演唱;角色分工较细,分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各角色均可演唱,演唱方式包括独唱、对唱、轮唱、接唱及合唱;多穿插净、丑、末等角色之插科打诨;剧本可长可短,长至五十六折(齣),短则一二十折(齣)。
现存最早南戏作品,乃《永乐大典》卷13991所收《张协状元》;代表作有 “荆刘拜杀” 及高明《琵琶记》。
;明初,南戏继续发展,并逐步进入宫廷和文人的视野。
明陆容(1436-1494)《菽园杂记》卷十云:“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
据徐渭《南词叙录》记载,明朱元璋对南戏《琵琶记》极为欣赏,云“《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日令优人进演”。; “传奇”形成于南戏的基础之上。它继承了南戏的体制特征:以南曲演唱、演唱方式灵活多样、剧本往往多达数十折等。但又具有若干南戏所无的新特征:
曲调声腔:南戏多用里巷歌谣、村坊小曲,音乐较为随意,格律也不甚讲究;传奇则吸收南北曲的优势,逐渐形成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明万历之后,更以昆腔独霸曲坛,其音乐呈现出规范化、格律化倾向。
角色分工:传奇较南戏更为细致,由原来的七种增加至十余种,譬如“旦”角就分为:正旦、贴旦、老旦、小旦等。
;文本体制:南戏不分齣、亦无齣目;传奇则分齣,一本有二十至五、六十齣不等,每齣均有两字或四字标目,如“惊梦”、“寻梦”(《还魂记》)、“折柳阳关”、“陇上题诗”(《紫钗记》),有利于案头阅读。
作者群体:南戏作者多为民间艺人及书会才人之类,而传奇作者则多为文人,而且不乏著名文人。由于作者身份的不同,其审美观念及文学趣味也产生差异。;总之,“传奇”是明清时期南曲系统以文人创作为主体、文学上规范化、音乐上格律化的长篇戏剧。
传奇取代北杂剧成为明清戏曲之主流,直至清乾隆时花部(即昆腔之外的地方戏曲声腔)兴起。
;第二节:明代杂剧
一、明初藩王与杂剧的贵族化。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藩王分封制,二十六子中除两个夭折外,其余二十四子俱封为王。为防止藩王权力膨胀,酿成叛逆之事,朝廷向藩王赏赐剧本及乐户,希望他们醉心伎曲,消磨意志,远离政治。
明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云:“洪武初,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
;朱元璋死后,诸子为争夺皇权,兄弟相残。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发动军事政变,即位为永乐帝,迁都北京。
朱棣以藩王身份政变夺位,故对诸藩特别警惕,防范极严。他采取种种措施,削弱藩王实权,使他们逐渐成为有名无实的富贵闲人。而诸藩府王孙为避免灾祸,韬光养晦,也转而醉心于黄老道术及戏曲音乐中。;当明初之时,北杂剧尚挟元末之势,颇为流行;而戏曲作家也多为由元入明之遗民,如《太和正音谱》所录“国朝十六人”,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体机-柯尼卡美能达-bizhubC220说明书.pdf VIP
- BS EN 60079-32-2-2015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急诊科患者转运途中突然病情变化应急预案.pptx VIP
- G30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景家口至清水驿段扩容改造报告书.pdf VIP
-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查房——护理问题及措施与健康指导.ppt VIP
- 零星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一种比色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Cu-MOF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中国农业银行超柜业务及账户管理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VIP
- 第三章第一节SOLAS公约 -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精品课程 ....ppt VIP
- 小学田径教学教案全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