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狼》教学设计 张嘉玲(第一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狼》教学设计 张嘉玲(第一次)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狼 万昌镇官厅九年制学校 张嘉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难点 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狼的视频片段(狼对天嚎叫)。 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请学生概括狼的特点,如凶残、狡诈等。 说说你所知道的狼的成语(限时一分钟的成语比拼赛),例如:引狼入室、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 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从小热衷功名,并在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后来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三、文体简介 “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故事来源广泛,有作者的见闻,有借鉴过去的题材,有采于民间的传说,有作者的想象虚构。作者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其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四、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把握停顿、节奏。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课文。 (1)一词多义。 意: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止:止有剩骨(只,仅) 一狼得骨止(停止)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对方) 前:狼不敢前(上前,动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名词) (2)重点实词。 犬、盖、股、洞、隧。 缀行甚远(紧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旧,原来) 屠乃奔倚其下(跑过去倚靠)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一会儿)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 (3)特殊句式。 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4)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 五、课文精读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2.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怎样概括? 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并走向结局的全过程。 3.《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叙述故事:屠户卖肉晚归,两狼跟踪而来(遇狼)——屠户投骨,狼依旧紧跟不舍(惧狼)——屠户倚薪对抗狼(御狼)——狼施诡计,被屠户识破,击毙两狼(毙狼)。 发表议论:议狼。 4.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屠惧”。“投以骨”。 5.狼得骨头后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残。 6.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出其狡诈本性。 7.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 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缀行甚远”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而对屠户“奔倚”“持刀”,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盖以诱敌”,一狼则绕到背后,“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见它们的狡猾。 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多诈中透出了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9.作者是如何刻画机智勇敢的屠户这一形象的? 作者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屠户形象,但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屠户在看到有两只狼盯住了自己,且跟从了好长一段路时,内心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