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弹性低硬度胶辊重加压清梳联梳棉机的梳理与转移是提高棉纱质量
PAGE
PAGE 1
高弹性低硬度胶辊重加压、清梳联梳棉机的梳理与转移是
提高棉纱质量、细纱高倍牵伸、调整产品结构的关键技术
倪士敏
浙江双可达纺织有限公司
摘要:棉纺产业优质、高产、低耗工作涉及棉纺工程系统工程。在这系统工程中,提高棉纱质量、细纱高倍牵伸、调整产品结构的关键技术,一是提高细纱高倍牵伸能力,高弹性、低硬度胶辊实施重加压可增强握持力,能否实施重加压工艺目前是牵伸工艺的“瓶颈”,及其解决方法;二是梳棉机高产后,正确处理加强梳理与减少短绒,研试梳理与转移适度工艺。
关键词:高弹性;低硬度;重加压;“瓶颈”;梳理;转移;短绒率
棉纺企业目前形势不容乐观,从技术层面分析走出困境的主要途径如下:
提高棉纱质量,研制高附加值产品;
前纺重定量、高速度、大卷装;
细纱高倍牵伸,高速化,千锭长机配集体落纱;
调整产品结构,研制多元化纤维混纺纱,服装、家纺、产业用布比例趋向合理;
采用自动化、连续化。例清梳联、自动络筒。
棉纺工程涉及原料、工艺、设备、运转、空调与滤尘等因素,这些因素互相影响,纺纱工艺流程又长,故技术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本公司为新建有4万锭国产设备环锭纺、全套进口设备AUTOCONER312转杯纺机12台共3744头,后又扩建360转杯纺9台共3240头(转杯纺总共21台有6984头)。因管理欠妥、技术较差、经验较少,造成棉纱质差压库1年左右,连续3年亏损。笔者经过一年努力扭亏为盈,在这基础继续技术攻关与加强管理,现将主要工作及二项关键技术,总结交流,共同提高。
环锭纺是项系统工程
环锭纺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细致的系统工程,可以分出若干个分支系统及其次级系统。
1.1提高质量
1.1.1原料 加强原棉采购与进厂质检工作,配棉队别从4~5队增加为8~10队,对棉纤物理性能及波动范围加强控制。
1.1.2工艺 工艺是广义的,除常规工艺外,又涉及设备特别是专件器材的工艺性能,空调与运转操作、机台清整洁对工艺的影响。根据原棉性能的变化调整工艺。
1.1.3设备 要求与棉纱质量有关的设备性能常处良好状态。对梳理元件、牵伸元件、加捻卷绕元件进行研试提高工作。运转生产要正确使用并爱护设备。
1.1.4质量水平 USTER2001的统计值,质量原为50%左右,经一年后提高为25%较好水平,在这基础进一步提高为5%先进水平。
1.2开发品种 根据生产全棉产品的特点,研制竹节纱1万锭规模。
1.3增加产量 提高质量是增加产量的基础。
1.3.1加强细纱设备、运转管理、加强空调管理与提高粗纱回潮率,细纱前罗拉速度比原提高12~15%。
1.3.2细纱机原88台(420锭)36960锭,增加8台后为96台40320锭,设备增加9%。上述二条共增产24%左右。
1.3.3竹节纱多数为粗号纱,在开台1万锭时又可增产12%左右。上述3条共增产38%左右。
1.4降低成本
1.4.1降低配棉成本。在提高质量与产量的同时,逐步降低配棉等级,比原来降低0.5~0.6级。并提高制成率。
1.4.2降低吨纱成本。产量比原来增加25%~38%,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相应降低。
1.4.3前纺重定量、高速度,例梳棉生条定量从19g加重为21.5g/5m,理论台时从26.58KG/H提高为38.29KG/H,精梳条定量22.5g/5m,锡林钳次从200提高为280钳次/分,粗纱定量(g/10m):精梳纱5.9
1.4.4减少用工人数。
1.4.5提高设备运转率与运转生产效率。
在上述一系列技术因素中有二个关键技术,一是细纱牵伸高弹性低硬度胶辊实施重加压;二是清梳联梳棉机的梳理与转移。
高弹性低硬度胶辊实施重加压
2.1细纱机高倍牵伸
前纺及粗纱重定量的实质是细纱机高倍牵伸后仍应提高棉纱质量。提高牵伸能力应是遵循牵伸原理、优化牵伸工艺、精选牵伸元件。在牵伸原理的指导下,研试牵伸元件与牵伸工艺的合理配置。
2.2牵伸原理
2.2.1牵伸移距偏差
牵伸须条中两根等长、伸直、平行的纤维经E倍牵伸后两根纤维的头端距离为:a1=a0E±X(E-1),左式中±X(E-1)值为移距偏差造成不匀率。(E-1)值随着牵伸倍数增大而增加,唯一的办法只能将X值的减少幅度大于(E-1)值的增加幅度才能降低X(E-1)值。例如14.6tex分3种粗纱定量,假设X的原值为2mm,不同X值如表1。
表1、不同粗纱定量与X值
粗纱干定量(g/10m)
4.5
5.9
6.9
细纱机械牵伸倍数(E)
34.61
45.38
53.07
(E-1)值
33.61
44.38
52.07
(E-1)增幅 (%)
基数
32.04
54.92
X值(mm)小于
2
1.36
0.90
2.2.2正确处理两对力的关系
(1)引导力的最小值控制力的最大值;
(2)握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