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承保护莲花褒歌思考与建议
传承保护莲花褒歌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莲花褒歌”从明代嘉靖年后在同安莲花山区小坪及毗邻的安溪各村流传下来,是山民在生产劳动中即兴创作而唱的短歌,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由于社会的变更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们不愿传承和接受山歌这一“下里巴人”的乡间口头传统艺术,特别是农村推进城市建设以来。莲花褒歌面临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逐渐弱化、濒临传承的危机。因此,要传承和保护“莲花褒歌”做一个重新的定位和思考迫在眉睫。
关键词:闽南文化; 闽南民歌; 传承保护; 莲花褒歌; 思考与建议
秋高气爽,气候宜人,脑子里依然回响着闽南人民亦或闽南文化跳跃的音符,响彻天籁的莲花褒歌在苍穹中弥漫开来,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在我主持研究的《莲花褒歌》教学研究课题中,让我了解到身边的闽南文化与闽南民歌,真谓“处处洞察皆学问”,生活即艺术。“褒歌”①由闽南方言演唱的采茶山歌、盘歌、田园歌、行船歌等发展而成,是流传在闽南和台湾的民间小调。“莲花褒歌”从明代嘉靖年后在同安莲花山区小坪及毗邻的安溪各村流传下来,是山民在生产劳动中即兴创作而唱的短歌,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歌词一般四句押韵,一首四句,有爱情类、采茶类、农作类、道德类等。表演时采取二人对答的演唱形式,也叫“相褒歌”。后逐渐演变为叙事歌曲,多为即兴编唱,以表达男女爱慕思念感情为主要内容。
由于社会的变更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们不愿传承和接受山歌这一“下里巴人”的乡间口头传统艺术,特别是农村推进城市建设以来。莲花褒歌面临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逐渐弱化、濒临传承的危机。因此,要传承和保护“莲花褒歌”做一个重新的定位和思考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自己对“莲花褒歌”的传承与保护的学习研究,就莲花褒歌的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与建议,供为传承与保护这一民族文化有识之士借鉴。
一、莲花褒歌的本体特征和艺术价值
距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的莲花褒歌,经过数年的普查,发现抢救、收集整理,在2007年8月被正式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行列,目前,同安区文化馆已向文化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除了莲花褒歌本土艺术特征给申遗之路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外,莲花褒歌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莲花人民在申遗途中崇尚的“借申遗之路、扬莲花褒歌之名”的目标更是起到了增光添彩的效果。
1.莲花褒歌的本体特征
山歌,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福建省的山区流传更甚。根据史料记载,福建省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最丰富的地方。而莲花小坪地处厦门市同安的西北山区,接壤安溪的大坪,几百年来交通不便,与城镇隔绝。山民们勤劳勇敢,朴实乐观而安天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形态,而山歌则是他们的感叹和呐喊,生存的动力。
莲花小坪的山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莲花小坪山歌用闽南方言演唱,闽南方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熏陶和方言中俗语,俚语的运用,歌词生活化,人性化,形象化,知识化,自然化。如《手提茶卡三角尖》这首歌唱到:采摘茶叶着惜枝,专心摘采心会平。趁着南风好天气,好茶出卖整家私”。就提到了采茶技术和晒茶的气候条件,“心”为茶的芽叶。象《莲花褒歌》中唱到:“永春够去是德化,湖头落来是安溪,娘你恰大我恰小,亲象簸箕盖加犁”。第一、二句是说明闽南的某地理位置,第三、四句则表示女方年纪偏大不事适,加上第一、二句的衬托,变成差得千里之远之意。又如《松柏砍倒头原在》第二段唱到:“一支雨伞圆辚辚,遮高遮低遮哥身,阮娘无遮不要紧,我哥无遮头壳晕”。利用雨伞的动态来描述情人之间的绵绵情意,加上第一段的第一句:松柏砍倒头原在,就显示了对爱情坚贞不屈的理喻。
②歌词通俗,朗朗上口,是山民们劳动,情感交流,传授知识的助手与工具。演唱中自然地把语言声腔和歌腔,闽南方言音节重音和歌中的旋律节奏巧妙的融为一体,演唱时有如歌如诉的感觉。如:2010年10月30日,在莲花褒歌传承人洪参议家里,他端着热气腾腾的山茶唱道:“太阳出来金又金/泡茶请吃铁观音/咱人有缘来斗阵/感谢领导来关心。”几句深情朴实的请茶歌,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又如2009年元宵节现场比赛对唱选手,(女)翻山越岭为哥好,千里路途来见哥;(男)水锦开花白猜猜 鸡冠开花结成排 阿哥歹命为娘坏 千里路途随娘来;“茶树开花白茫茫,山茶若开花无人知,阿哥说话最实在,阿娘若找歌哥尽管来……”虽然莲花褒歌没有黄河源头民歌的豪迈和激昂,没有蒙古草原牧歌的悠扬舒畅,但是在这闽南群山丘陵间,莲花褒歌却更显得婉转,完全融入大山峡谷之间。
③旋律是民歌的精髓,莲花褒歌曲调比较简单,计有七、八种,多6/8拍子,偶而也有自由拍子,为表现情绪而需要。有的调子旋律相同,但歌手根据闽南方言音节重音的强调,切分节奏,突出了闽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