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学_课程教学大纲
《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学
所属专业:材料物理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90(5学时/周)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针对材料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通过对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术的学习,对这两种材料分析方法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了解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显微术的基本原理、过程、设备及应用,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开展有关的科学研究,为今后从事材料的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要求:普通物理,高等数学,晶体学基础
学本课程之前需具备一定的普通物理和晶体学知识,以及高等数学知识。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1.《晶体X射线衍射学基础》,李树棠,冶金工业出版社
2.《电子显微分析》, 章晓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主要参考书:
1. 左演生,《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 周玉,《材料分析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梁栋材,《X射线晶体学基础》,科学出版社
黄胜涛,《固体X射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显微图像分析原理与应用, 黄孝瑛 等, 宇航出版社,1987年。
透射电子显微学进展,叶恒强, 王元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
金属电子显微分析,陈世朴,王永瑞,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年
分析电子显微学导论,戎咏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X射线衍射:(45学时)
0. 绪论(1学时)
第一章 X射线的产生和性质(4学时)
X射线的本质
X射线的产生
X射线谱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的防护
第二章 几何晶体学基础(4学时)
2.1晶体结构和空间点阵
2.2 晶体对称的基本概念
2.3晶面和晶向指数
2.4倒易点阵
2.5 晶带
第三章 X射线衍射的几何原理(5学时)
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
产生衍射的几何条件
X射线衍射实验方案
第四章 X射线衍射线的强度(6学时)
一个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
一个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
一个晶胞对X射线的散射
一个小晶体对X射线的散射
粉末多晶体衍射的积分强度
衍射强度的计算
第五章 多晶体衍射的照相方法(1学时)
5.1成相原理
5.2德拜-谢乐法
5.3其它照相法
第六章X射线衍射仪(6学时)
6.1测角仪
6.2辐射探测器
6.3测量记录系统
6.4数据处理系统
6.5测量方法和测量参数的选择
6.6衍射峰的强度
6.7衍射峰位的确定
6.8衍射花样的指标化
第七章X射线物相分析(6学时)
7.1定性相分析
7.2定量相分析
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4学时)
8.1原理
8.2误差来源
8.3误差的消除
晶粒尺寸和点阵畸变的测定(4学时)
9.1衍射线的宽化效应
9.2晶粒尺寸和点阵畸变的测定
宏观应力的测定(2学时)
10.1基本原理
10.2测试技术
第十一章 非晶材料的X射线散射分析(2学时)
10.1 非晶物质结构的主要特征
10.2 径向分布函数
10.3 实验要求和数据处理
电子显微学:(45学时)
第一章 电子光学(7学时)
第一节 绪论 光学显微镜的局限性
第二节 电子光学基础
第三节 电子透镜
第四节 电子透镜的缺陷和理论分辨距离第二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6学时)
第一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电子光学系统的构造与原理
第三节 TEM样品制备
第四节TEM主要性能测试
第三章 电子衍射(9学时)
第一节 电子衍射原理
第二节 电子衍射花样的形成
第三节 选区电子衍射
第四节 多晶电子衍射花样的分析
第五节 单晶电子衍射花样的分析
第四章 复杂电子衍射花样(6学时)
第一节 高阶劳厄带斑点
第二节 超点阵斑点
第三节 孪晶电子衍射花样
第四节 二次衍射花样
第五节 菊池花样
第五章 透射电镜显微图像解释(7学时)
第一节 质厚衬度
第二节 衍射衬度
第三节 衍衬像运动学原理
第四节 几种晶体缺陷的衍衬象
第五节 衍衬像动力学原理
第六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5学时)
第一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电子与固体样品作用时产生的信号
第三节 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第四节SEM的主要性能特点及其分辨率
第五节SEM的样品制备
第六节 扫描电镜像的衬度原理
第七节 扫描电镜的应用
第七章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3学时)
第一节 电子探针的结构
第二节 波谱仪(WDS)
第三节 能谱仪(EDS)
第四节 能谱(EDS)与波谱(WDS)的比较
第五节 电子探针X射线微区分析
第八章 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