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全民吃播现象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播学视阈下全民吃播现象探讨

传播学视阈下的“全民吃播”现象探讨   摘 要 现代媒介社会为吃播提供了有利环境,“人人都有麦克风”为全民加入吃秀提供了舞台。吃播如同一场狂欢的饭局,越来越多的人被邀请或主动加入其中,全民吃播的时代已经到来。而狂欢背后所掩盖的当代社会高度发展而人心却日趋扭曲、孤独的现实是不容忽视的。文章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全民吃播”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针对吃播中出现的雷同化现象做出分析。   关键词 “全民吃播”;虚拟饭局;使用与满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7-0117-02   1 “全民吃播”的狂欢   1)“全民吃播”的时代已经到来。吃饭直播,简称“吃播”,起源于韩国的“美食真人秀”节目,即通过付费网络直播的形式观看“吃饭直播员”在家中烹饪并享受美食全过程的一档节目[1]。2014年,韩国吃播员朴舒妍的吃播被网友剪成视频放上YouTube,随后吃播节目便在亚洲地区盛行起来,在中国也不例外。无论是YouTube上包装精美的吃播,还是美拍等软件上不加修饰的个人分享;无论是坐拥数万粉丝的名气吃播,还是鲜有人问津的无名吃播……网络上各种吃播视频实时更新、形式各异。   “人人都有麦克风”为全民加入吃秀提供了舞台。除了韩国朴舒妍、“奔驰小哥”、日本大胃女王木下佑香等专职吃饭直播员外,网友也会拿起镜头对准自己,使用美拍等软件平台分享自己的吃饭日常。甚至凭借数以万计的点击量一夜成名。吃播如同一场狂欢的饭局,全民吃播的时代已经到来。   2)“网红”吃播的特点。“全民吃播”中的“网红”拥有最高的粉丝数和点击量,有的是大胃王木下佑香等专职吃播员,有的是网友的“平民吃播”。这些受热捧的“网红”吃播大多有如下特征:首先颜值吸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姣好、娇小可爱的播主更容易成为观众的宠儿。再配合上优雅的吃相,创意的菜品,高颜值的吃货更吸睛。其次,播主要善于与人聊天。吃播中,播主对食物的制作、口感的介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都能满足观众心理需求,因此善于与人聊天是俘获观众的法宝。最后还要定期更新。知名吃播基本是每天或定期更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更新无法满足观众规律性获取新内容的需求,难以维持高粉丝量。   2 孤独的观众为“全民吃播”买单   播主进行吃秀的同时,有无数观众在屏幕外观看这一直播过程。在网络直播如此火热的今天,为何对技术要求最低的吃饭广受人们青睐,这场虚拟的饭局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应邀参加并争前恐后为之买单?   观众心甘情愿为这场虚拟饭局买单是因为获得了满足。D?麦奎尔等人在对电视节目“使用与满足”的调查中归纳出四种“满足”的基本类型: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测。吃播以视频形式供人观看也符合电视节目的特点。因此,笔者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全民吃播”的原因。   1)心绪转换效用。观看吃播可以满足人们“放肆吃”的代偿心理,解放节食的压抑感。当今社会以瘦为美,多数年轻女性都在“减肥”,她们疯狂压制人类最基本的口腹之欲,在几近病态的减肥观中苦苦煎熬。吃播的出现正是用美食填补了这一需求。屏幕中播主不顾高脂肪、高热量放肆吃,怎么吃都不怕胖。充分满足了观众的代偿心理,“看她们吃就像自己也在吃一样”。   吃播扮演“陪伴”角色,排解了观众的孤独感。在物欲横流、人情日渐淡漠的时代,除了果腹,吃饭更承载着某种“陪伴”功能[1]。随着社会发展,独居率越来越高,许多年轻人承受着城市生活的孤独与寂寞,对这一群体来说,有家人陪伴的?都可能是奢望。吃播正投其所好,扮演“吃饭伴侣”的角色,营造了一起吃饭的虚拟陪伴感,给人以安慰。如“奔驰小哥”在跨年夜的吃播上配文:“跨年夜有人陪在你身边吗?”这就传递了一种信息:如果没有,打开吃播,对着屏幕,和播主一起吃饭吧。   吃播提供消遣与娱乐,缓解了生活压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膨胀,也挤压了人们的幸福感。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的浪潮不断侵蚀着每个个体。吃播这一直播节目,能为人们提供日常消遣,看着播主边吃边喝、搞笑逗乐,一天的工作生活压力也会在随之一笑后有所消解。   2)人际关系效用。包括“拟态”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拟态”人际关系是指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受[2]。吃播带给观众的大多是“拟态”人际关系对人社会互动心理的满足。直播中,播主与网友除了有关吃饭话题的互动外,还会进行聊天。如“你的口号色号是多少?”“你还是单身吗?”。这样的交流像是饭桌上家人朋友间的模拟聊天。评论区中网友也会“表白”播主,表示夸赞与支持,甚至因此产生线下的友谊,观众收获了现实人际关系,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互动。   3)自我确认效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况、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等可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