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归蜀原因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维归蜀原因探析   摘 要:分析《三国志》和《魏略》对姜维归蜀这一事件的不同记载,可知姜维归蜀的思想根源是他心中深深的汉室情结,冀县民众对诸葛亮伐魏的积极响应则是他归蜀的现实根源,姜维归蜀凸显了当时冀城民众的集体意志,《魏略》对姜维归蜀的记载比《三国志》更可信。   关键词:姜维;归蜀;原因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21-02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天水市甘谷县)人,三国时蜀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蜀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首出祁山伐魏,收取姜维。姜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研究者如施光明、叶哲明等先生多侧重于对其历史功过展开论述,本文则拟对他弃魏归蜀的原因做一剖析,以明姜维对汉始终如一的忠义之心。   《三国志》和《魏略》对姜维归蜀的过程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载: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而裴松之在注《三国志》中所引鱼豢的《魏略》载:   “天水太守马遵将维及诸官属,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会闻亮已到祁山,淮顾遵曰:是欲不善,遂驱东还上?,遵念所治冀县界乎西偏,又恐吏民乐乱,遂亦随淮去,时维谓遵曰:明府当还冀,遵谓维等曰:卿诸人回复,信皆贼也,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令见亮,二人不获已,乃共诣亮,亮见大悦,未及遣迎冀中人,会亮前锋为张合费繇等所破,遂将维等却缩,维不得还,遂入蜀,诸军攻冀,皆得维母妻子,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魏略》认为,姜维是受冀县吏民所托,前去迎接蜀军的,这与《三国志》载姜维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归蜀的说法不同,何者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陈寿《三国志?姜维传》对冀城拒纳姜维的原因避而未载,对当时冀城吏民的整体思想动态也没有准确描述,只是从“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冀城,人心浮动。而按《魏略》,在姜维规劝太守马遵返回冀县时,马遵说“诸人回复,信皆贼也,各自行”,太守觉察到冀县吏民都是准备背魏归蜀的“贼”。在姜维返回冀县时,《魏略》又载:“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令见亮”。这都说明,在姜维归蜀前,冀城吏民已经准备背魏归蜀了,姜维归蜀是源于冀城吏民的推戴。这和《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六年春,“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的记述可以相互印证。蜀军出祁山时,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叛魏应亮”准确的说出了包括冀在内的三郡治所,在蜀汉军队到来时,自发举义、背魏归蜀的史实。   冀城在汉末是州郡县(凉州、汉阳郡、冀县)的共同治所,而东汉时的凉州,东临长安,西连西域,几乎包括了现在的整个大西北地区,可以说冀城是东汉后期整个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马超攻冀时,冀仍然是凉州治所,由凉州刺史韦康据守,马超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攻下冀城, “时超攻城久不下”。攻克冀城后,马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后来马超领兵出城攻击杨阜、姜叙,冀城中韦康旧部梁宽、赵衢乘机关闭大门抗据马超,以马超之勇,也没能再攻入冀城,马超失去根据地,被迫投奔汉中张鲁。马超攻冀(213年)距诸葛亮首出祁山(228年)仅十五年时间,诸葛亮出祁山时,冀城还是魏郡县(天水郡、冀县)治所,属雍州。对于城池这样坚固、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地方,陈寿《三国志》和裴注引《魏略》都载太守马遵在蜀军还没到达冀城的情况下,不做抵抗准备,就弃城奔逃,按《魏略》所载,这一举动竟然获得雍州刺史的首肯,个中缘由,正是由于冀城吏民自发举义,“叛魏应亮”的结果。   姜维归蜀后,诸葛亮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其人,凉州上士也……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诸葛亮作为蜀军主帅,言行谨慎,在姜维归蜀之前,诸葛亮就说姜维“心存汉室”,这是在事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既然姜维在魏就“心存汉室”,有背魏向汉的思想,那么他对冀城民众“叛魏应亮”是认可的。   冀县吏民有投归蜀汉的想法,需要能够服众的人士作为头领,素称“凉州上士”又“心存汉室”的姜维就成为首选,被推戴为领袖前去迎接蜀军的,除姜维外,还有梁绪、尹赏、梁虔等人。《三国志?姜维传》载“维昔所俱至蜀,梁绪官至大鸿胪,尹赏执金吾,梁虔大长秋,皆先蜀亡没。”姜维不是走投无路才被迫归汉的,而是在潜意识里“心存汉室”的思想主导下,顺应了冀城民众“魏应亮叛”的集体意志。   由于魏军主力进击迅速,冀县复被魏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