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东尼·葛姆雷 纯净体验
作为最早获得特纳奖(Turner Prize)的当代雕塑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对身体及环境极为敏感,在近40年的雕塑生涯里他以身体的形象出发(很多时候是以自己的身体为蓝本),使用不同的媒介来创作人型雕塑,探索身体的可塑性、以及身体与建筑、城市、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使用不同的展示空间来改变观众的感官。
近年,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越来越强调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曾表示:“作品的意义正在于观众如何通过它们去感受‘自已’的存在。我的作品就是用来参与的,是观众的感受塑造了这些作品。我倾尽全部努力试图将艺术变成一切新行为、新思想、新感情的诞生地。” 葛姆雷希望将人类生存的体验从千篇一律的表现形式中解放出来,还原其无法被描述、被重复的原生状态,他的雕塑正是为了这些“脱离了阐释的纯净体验”而设立的栖息所。“我想为情感制造一个可以栖息的巢穴,一个观众可以随意安放自己情感的地方。我尽量避免戏剧化,更不想把作品凝固成某个故事的某个片段。雕塑的真谛在于静默,我们人类才是感知运动并将感受嫁接在静默物体上的那一方。静止与沉默是雕塑与生俱来的特质。”
状态与状况
今年3月28日,葛姆雷的最新作品展《香港:状态与状况》(States and Conditions,Hong Kong)在香港白立方画廊展出。展览将整个画廊的建筑结构转化为一个心理与生理的试验场,利用雕塑赋予空间生命,使建筑环境跃动起来。作品在画廊里被巧妙地分布摆放,并分别连接着各个楼梯和通道,引起观众的主动驻足观看。这次展览是为了呼应香港人口稠密的都市环境而设的。
展出的第一件作品是置于画廊门口的《放松》(Ease,2012年),这个庞大的、铁质的障碍物一般的雕塑,阻隔着画廊的大门,告诉人们“请绕道而行”,提醒着观者去探索自身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定位。进入展厅后,接下来看到的作品是《形体》(Form,2013年),这蜷缩状的障碍物是画廊地下大厅里大型多重空间框架作品《呢喃》(Murmur,2014年)的原始形态。同《放松》一样,作品正尝试让我们重新想象身体作为一栋建筑物,器官内脏被层叠,支柱和悬梁被取代,形成静态或动态的、不稳定的整体。
作品《呢喃》占据了整个一层展厅,框架向外扩张着,这一作品挑战了画廊的内在建筑架构――只留下一条狭窄的通道,让观众在墙边和“框架领域”内的空隙中行走。葛姆雷关注构造下的情感,希望通过最准确的语言唤起情感,然后将它们从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并塑造一个可供情感栖息的空间。在这次展览上他毫无章法地组合了10到20个不等的几何方块装置,将它们置于地板上,希望通过这些装置表现物质上虽然有所依靠,但精神上却迷惘无措的情绪。
葛姆雷认为几何块面是最不容易令人产生联想的形式,他们的形状和与墙的距离可以杜绝一切与现实相关的阐释。不同的堆放形式模糊了身体部位的界限,营造出忽明忽暗、相互交联的身体空间。他试图在作品上呈现人体被内在空间所控制的外在运动,人体是如何在运动中按照内在空间的格局而不断调整外在关节与肌肉的,这些都深深吸引了他。他不断试验着何为真实的生理感觉与心理想象之间的界限,不断对抗本能,克服叙说“我可能在经受什么”而不是“我正在经受什么” 所带来的不适。
另外还有部分新创作的雕塑占据着画廊内部的过渡空间。在前台附近,能看到实体一半大小的障碍物雕塑《小支柱III》(Small Prop III,2013年),仿佛在恭候观众的到来;钢制线条性作品《束缚II》(Strain,2011年)透过悬挂于楼梯间墙上的一条不间断的环,勾勒出身体的线条。在一楼楼梯的过道平台,由《束缚 II》同一条钢条延伸出一条垂直和水平线,把空间一分为二,引起我们对“实际主宰环境”这一建筑法则的反思。这些线性作品展示出更大的隐藏连接系统,比如大厦水管或电路,但同样也令人想到人体内互相连接的神经系统。两件“线条性”作品《牢固》(Secure,2012年) 和《转移》(Transfer,2011年) 安装于上层走廊和图书馆的空间。前者为墙与天花板的接壤处注入了活力,而后者则像暴露在外的灯泡钨丝般垂悬着。这些雕塑干扰了建筑空间的秩序和为其巩固的系统。展览的剩余空间包括三个作品,延续了葛姆雷对身体与空间的研究:《胆 XIII》(Gut XIII,2010年)、《地方II》(Place II,2014年)以及《保留》(Reserve,2013年)。
这次展览中类似人身体大小的雕塑只出现了单独一个――《别时》(Another Time XVII)。这具“人体”被低调地悬挂在白立方画廊所在大厦与邻近大厦的缝隙中间,雕塑面朝地面。或许是为了避免太敏感,连画廊网页的展览介绍中,都没有特别提及这件作品。抬头观看这座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