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与和预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危害与和预防.ppt

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 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 发病的原因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 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 案例六:化工企业职业中毒 2005年2月1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司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 中毒原因 作业环境:生产车间全封闭,采用中央空调,无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三氯乙烯浓度测定结果:396.7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无有效个人防护: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 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 2005年2月1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司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 赔偿30万元,行政处罚20万元,停业整改三个月。 案例七:化工企业职业中毒 2003年4月,台州某化工有限公司氰乙酸甲酯车间氰化工段职工操作时不慎吸入氰化钠气体中毒死亡。 侵入途径: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蒸气浓度高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部分。 中毒表现: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而慢,以至完全停止。随后,心脏停博而死亡。 案例八:化工企业职业中毒 2003年10月8日上虞市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因生产设备意外破裂而引起的二甲基硫醚泄漏中毒事故,中毒人数5人 。 案例九:造纸企业职业中毒 2003年5月12日富阳市 某造纸企业4名中毒,其中3人已死亡。 2003年6月20日晚慈溪市某造纸厂急性中毒7人,其中6人死亡。 中毒原因 作业环境:化浆池半封闭,硫化氢浓度较高。 无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标识:无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 应急救援不当:导致伤亡人员增加。 案例十:刀具厂职业中毒 2003年10月5日下午4时,温州某金石刀具股份有限公司造成急性中毒5人,其中4人死亡。 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因使用过程中发现废水处理罐渗漏,进行检修,排废水完毕;1名工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始清理罐体中的污泥,昏在罐内;另一名工人抢救,即摔至罐底。后经消防官兵戴上防毒面具等进入罐中救出,送医院救治。 主要工艺有镀铜、铬、镍等,使用氰化钠、氰化亚铜等氰化物剧毒品,并产生电镀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含氰含碱废水→氰集水池→氧化反应池→沉淀反应池→沉淀池 。 事故现场监测:硫化氢7.7 mg/m3,氰化氢0.77 mg/m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AC:硫化氢10 mg/m3,氰化氢1 mg/m3?)。 职业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据估计:我国因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2.4%。 据统计,我国因职业安全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0亿元。 典型案例 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估计安置和补偿费用需600万元。 1993年泰顺县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温州中院判决赔偿2亿元。 造成中毒事故的原因 原料、设备、环境因素(经济相对落后、中小企业和非正规企业问题突出,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人的原因(安全意识淡薄,弱势群体、流动劳动者。职业伤亡事故60-70%是由于职工违章操作和缺乏卫生知识所造成) 管理的原因(职业卫生管理与服务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管理缺乏科学依据,随意心大) 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 我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基于这一模型。 管 理 失 误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起因物 加害物 事故 行为人 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处理指南 报告 现场处理与调查取证 调查报告的撰写 报告 1、一般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部报告。 2、一般事故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处理;对重大事故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