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经验-九十年农业产业振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建经验-九十年农业产业振兴

壹、農業產業重建與振興 一、緣由 921大地震除了造成中部地區房屋、道路系統、維生系統、及生命財產重大創傷,在農業方面亦造成相關設施損失70億元,農牧業損害達46億元。由於該區原為台灣地區重要的農業產區,農業產值達307億元,佔該區產值之18%,而就業人口中16%均從事農業生產,為協助重建區經濟復甦,提高農民收益,恢復生機,加速各方面重建業務,本會農糧署(原中部辦公室)於90年度研擬「重建區農業產業振興方案」計畫,經立法院90年12月通過後於91年度執行,並於92年度持續加強產業輔導,辦理套裝農業休閒旅及傳統產業再造的計畫。 二、計畫內容 (一)辦理災損產銷公共設施復建 完成災損產銷公共設施之復建,包括集貨場、冷藏庫、冷凍庫、產銷設施、灌溉設施、蓄水池等102件設施復建,改善重建區農業的生產、集貨、冷藏、產銷設施,促使農產品恢復正常產銷作業,恢復農業基本生產機能。 (二)加強施用有機質肥料 輔導重建區農民使用有機質肥料4.24萬公噸,面積7千餘公頃,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與生物性,促進作物根部發育,加速恢復樹勢生長,提昇產品產量與品質。 (三)增進生產機能 選定重建區具本土性及競爭力之重點產業枇杷、高接梨、柑桔、梅、茭白筍等,予以重點輔導,整合產銷班,加強組織運作、改進產銷設施,設置集貨場、理貨選別裝置,改善保鮮冷藏設備及田間栽培作業機具及運輸車輛等,提高產銷效率;透過技術輔導、優良種苗改善,提升產品品質及經營效率;輔導辦理共同選別、分級、包裝(計價),及共同運銷,開拓行銷管道。 (四)重振具競爭性本土化產業 針對重建區具市場發展潛力的產品,如臍橙、糯米茲荔枝、玉荷包荔枝、淮荔荔枝、椪柑、柳橙、香蕉及蓮霧等,輔導農民改善原有產業問題,並擴充生產,以重振其產業。如輔導名間鄉及南投市利用優良鮮食品種更新因消費習慣改變而無競爭力之開英種鳳梨40公頃;在太平、霧峰、大里、南投等地區,將超產之黑葉荔枝以高接方式更新為糯米、玉荷包及淮荔190公頃等 (五)發展安全衛生之高品質農特產加工品 輔導發展高品質、安全、衛生之農特產加工品,提昇產品附加價值,並協助改善加工流程與包裝設計,以拓展市場及提昇競爭力。輔導南投縣信義鄉農會改善加工廠設施(備),以符合CAS生產規範,提升農產品加工等級;於菇類重要生產地新社設置真空油機械加工設備,山藥重要產地名間增置加工貯運設備。 (六)建立農特產品標準作業規範,穩定品質 由於震災亦波及農產品運銷設備,造成產品供貨不穩定、品質不一,市場占有率漸被其他地區取代,銷售管道受阻,本計畫輔導33個農民團體設置集貨場、冷藏庫、購置冷藏運輸車,充實運銷設備,降低運銷成本外,並推行農特產品分級標準化,包裝規格化,以提升產品品質及競爭力。 (七)建立區域共同品牌,拓展多元行銷通路 為拓展多元化通路,規劃設計重建區農產品共同品牌識別標誌,辦理展售宣傳、物流配送、架設電子商務網站、柑橘類共選共計及拓銷通路,包括參加上海、香港農產品展售會,辦理葡萄、柑橘…等水果外銷作業,及17場次重建區農特產品展售促銷活動,增加農特產品推廣及行銷。 (八)整合農業資源,發展休閒農業 規劃4條兼具觀光特質及豐富農業資源的農業旅遊路線,包括中潭公路線、集集信義線、公館和平線、古坑竹崎線,整合沿線農業資源,加強基本需求的休憩設施(如公廁、停車場、涼亭等)、指示、解說設施,及景觀改善,提供遊客優雅舒適環境及知性之旅,利用農業、交通、自然、文化等資源,提供農業體驗、景觀、產業文化服務,並透過整條路線之整體規劃行銷,達到加乘效果,增加農產品銷售管道,及農民服務方面的收入。計輔導77個園區,總受益產銷班120班,農民約1,979人。辦理15梯次休閒農業訓練,參訓學員546人,並透過多次的說明協調會,溝通理念及設計方式,建立共識,引導農民經營理念。 (九)發展保健植物及藥膳產業 於石岡鄉設置保健植物及藥膳園區10.5公頃,內容包括保健植物園、田間DIY體驗及認養區、安石園保健植物教育農園、保健植物展示館、藥膳餐廳、商店街、親水區、產品展售中心等。 (十)傳統產業再造 輔導重建區發展較具競爭力之茶、菇、百香果、鳳梨釋迦、枇杷、葡萄、柑桔、楊桃、鳳梨、荔枝、龍眼、蓮霧、香蕉、桃、李等產業,發展重建區農特產如梅子、山藥、薏仁、菇類等之加工,提昇產品附加價值,並調節生鮮農產供需,並輔導改進農村加工場所,規劃加工流程協助包裝設計,生產高品質之衛生安全特產,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結語 重建區之農業受震災損害後,復又遭逢台灣加入WTO之衝擊,面臨前所未有之挑戰,因此重建區農業產業振興計畫之執行,除考量重建之需求外,同時納入WTO之產業因應與調整轉型措施,計畫內容涵蓋生產、行銷、旅遊、創新性計畫,輔導重建區農業藉由農產品品質的提昇建立優質農產品形象,並帶動產業升級轉型,建立永續發展模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