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docVIP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情况,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并与140例健康儿童对照,分析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常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早干预治疗,从而防止心肌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心肌损害; 心肌酶; 心电图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多数由柯萨奇病毒引起,而柯萨奇病毒又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病原,故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及时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其心肌损害,及时地给予干预治疗,保护心肌,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选取自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共200例,其中男105例,女95例,男女之比为1.11:1,年龄8个月~5岁,平均(3.2±1.8)岁,就诊前病程0.5~2 d。全部病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1-2],且既往无心脏病史,无风湿性疾病或肌源性疾病病史,也未使用过对心肌有损害的相关药物。对照组14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其中男75例,女65例,男女之比为1.15:1,年龄为9个月~4岁10个月,平均(3.4±1.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于次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的DXC600型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广州标佳有限公司提供。检测心肌酶谱,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并同时用日本光电1550P型号心电图机做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LDH 80~240 U/L、CK 10~196 U/L、CK-MB25 U/L、AST 5~45 U/L,其中任一项高于正常上限为异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肌酶谱检测比较 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肌酶异常率比较 观察组心肌酶谱异常者160例,异常率为80%,对照组心肌酶谱异常者10例,异常率为7%。观察组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40例,异常率为20.0%,主要表现为ST段下移及T波改变,以Ⅱ、Ⅲ、aVF、Ⅴ导联为主,其中T波改变30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各3例。对照组心电图异常5例,异常率为3.6%。两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大多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A组2、4、6、8、10型皆可引起本病,B组1~5型也可致病,但很少见[1-2]。据报道儿童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也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肝脏损害等多脏器受损,也可引起过敏性紫癜。本病发病高峰在夏秋季(78.57%),常年有散发病例,传染性强。主要侵犯1~7岁小儿,故易在托幼机构引起流行,病程1周左右,该病具有自限性,多数预后良好。   柯萨奇病毒属于小RNA科肠道病毒属,病毒基因结构为单股正链小RNA病毒,该病毒是一种同属型别众多,所致病复杂的病毒。柯萨奇病毒经粪-口、呼吸道、虫媒体传播感染人类,病毒由肠道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在小肠、咽部的上皮细胞及附近淋巴组织内繁殖复制,达一定程度后侵入血循环中,形成第1次(次要)病毒血症,此时患者可出现轻度不适或全无症状病毒随血流进入各种靶组织,并在其中继续繁殖,导致组织细胞发生损害;同时再次侵入血循环(第2次或主要病毒血症)使各种靶组织又一次遭到病毒的侵袭。临床症状一般发生于组织细胞损害出现后及第2次病毒血症时,主要靶器官是脑膜、心脏、皮肤、肌肉等,但体内任何脏器均可受累,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时,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症状,查体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 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数目多少不等,病程约1周左右。但柯萨奇病毒致病性较广,易引起心肌损害甚至心肌炎,其致病机理目前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产生心肌细胞溶解作用[3];(2)在慢性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