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变迁与报纸转型--市场模式之探讨.PDF
環境變遷與報紙轉型--市場模式之探討
主持人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蘇蘅
研究助理 :牛隆光、黃美燕、趙曉南
執行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計畫編號 :NSC 88-2412-H-004-015
執行期限 :民國88年8月1日至民國90年3月31日
中文摘要
台灣報紙在報禁開放十年以來變化快速 ,截至民國86年底的統計 ,台灣報紙家
數已由解嚴前的31家成長一倍以上 。受到市場強大壓力影響,追求利潤變成報紙第
一要務 。有關報紙新聞市場導向的問題,贊成和反對派都各提論點。本文提出市場
導向對新聞事業可能產生的相互矛盾的影響 ,並以市場模式探討台灣報紙走向市場
的環境、產生的現象及問題。結果發現,台灣報紙出現和國外報紙類似的發展:1.
廣告與新聞比率改變 ,廣告比率明顯增加;2.報紙增張擴版 、篇幅增加,但主要為
副刊版面或軟性版面的增加 。3.新聞主題和內容的改變 :報紙前三版以政治新聞掛
帥的現象十年來產生改變 ,經濟新聞和社會新聞的重要性增加。4.報紙出現類似國
外的 「新長度新聞」現象,也就是新聞篇幅愈來愈長,也出現更多分析稿,報導涵
蓋區域更廣 ,更重視「現在」以外的時間面向,引用消息來源更多,也常訪問未必
捲入新聞事件的其他消息來源等 。這種新聞報導方式在適應報紙市場商業化走向,
由於讀者只選擇看一家報紙,報紙通常一次提供完整而權威的報導。
本研究另外發現 ,報紙在市場導向運作下,產生三種矛盾的命題:1.商業邏輯
與新聞邏輯的矛盾 。2.選擇新聞資訊或娛樂的矛盾 。3.視讀者為公民或是消費者的
矛盾 。
根據深度訪談結果 ,報紙主管認為報紙市場導向是適應當下報紙產業結構變化
不得不然的作法 ,有些報紙仍相當堅持專業第一的報紙政策,有些報紙則表示為了
適應大環境的變化 ,已採取多角經營方式,追求綜效,把報紙變成主業之一,但已
跨足到其他產業的經營 。這種作法,將對報紙內容產生深遠影響。
關鍵字 :報紙、市場新聞學、市場模式、報紙內容、報禁
英文摘要
observing the marketplace.
take places bothr in a specific o
industry.
markets, an elaborate compromise.
壹 、計畫緣由與目的
報紙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對所有電子媒介 、網際網路而言,報紙屬於傳統媒體
,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報紙產業也面臨急速的改變,不僅對於新聞價值出現新的
判斷 ,對於新聞內容、包裝和規劃也無一不以「給讀者想要」的為目標。更精確的
說 ,報紙會根據市場法則、讀者調查來規劃新聞內容,甚至連報社組織也因應新的
需求增減部門 、改變組織。甚至可說,報紙對市場的承諾,和堅守新聞專業的信念
之間 ,已經愈來愈模糊了(Underwood, 1995)。
雖然歷史悠久的報紙 ,在新聞傳播事業中仍扮演居龍頭老大的角色,但報紙的
黑暗面也愈見明顯 。例如過去一、二十年來 ,報業最擔心讀者受新興電子媒體吸引
,日報閱讀率降低;報業併購和財團報的出現,使報紙更重視利潤和發行量;新科
技如衛星電視 、錄影機、電腦的普及,也使報紙重新思考是否要納入多新科技於報
紙之中 。
市場問題當然用市場手段來解決 。台灣報紙也逐漸採取許多市場手法和策略,
例如在頭版出現新聞提要 、組合式新聞報導、更多軟性新聞、具視覺吸引力的編排
形式 ,「讀者導向」或「消費者導向」的報紙乃不斷向讀者傾斜,更多服務類資訊
、更快速的導讀設計、摘要指引,都因應這種新的需要而生。
台灣報紙在解嚴十年以來變化快速 ,截至民國86年底 ,台灣報紙家數已由解嚴
前的31家變成344家(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出版年鑑,民87),受到市場強大壓力影響
,追求利潤變成報紙第一要務,讀者逐漸變成報紙的「顧客」,有些學者及業者對
此現象不以為然 ,堅持報紙商業考量不應影響新聞事業追求獨立、完整的專業標準
;但也有人不否認商業概念和技巧能幫報業起死回生,兩者可以相輔相成(Denton
Kurtz, 1993:37)。本研究探討那些因素影響解嚴後的報紙新聞走向?並經由內
容分析了解商業邏輯滲透台灣報紙的新聞室後 ,對新聞內容產生什麼變化?研究問
題如下 :
(一)市場邏輯若對新聞呈現產生影響 ,應該如何界定報紙新聞的商品化、或新
聞商業化的概念?
(二)市場導向是否壓縮報紙硬性新聞的空間?如何影響報紙的公共服務功能?
(三)報紙組織如何調和商業常規和新聞常規之間的矛盾衝突?那些是報紙適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