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_中国传统沟通之道.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专题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of China 栗彩艳 ahlimama.001@163.com 中国传统沟通之道 第三讲 参考书目 曾仕强著:《中国式管理·圆满的沟通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吕奇霖编著:《中国式管理的89个关键·中国式沟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司马安编著:《中国式管理的72个细节·中国式管理的沟通细节》,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书目 马志明编著:《中国式用人的69个关键细节·中国式用人的沟通细节》,地震出版社,2006年版。 王永峰编著:《中国式管理的36个关键与49个细节》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传统沟通之道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此者孤帆片舟 沟 通 经理人员的首要职责就是使大家相互交流思想,在信息沟通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并通过信息沟通来协调组织成员的协作活动,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 沟 通 由于信息沟通把各项管理职能联成一体,所以它对企业内部职能的行使是必不可少的 《管理学》(第九版),第521页孔茨、韦里克等:郝国华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沟 通 对管理者来说,有效沟通不容忽视。这是因为,管理者所做的每件事都包含着沟通。注意,不是一些事情,而是每一件事 《 管理学》(第四版), 第437页, 斯蒂芬·P·罗宾斯著:黄卫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沟 通 中国传统的沟通智慧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植根于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以和谐、圆满为出发点、基调和追求的目标,以中庸思想为沟通的原则、标准,在沟通的过程中既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兼顾对方的心理和要求,从而达到双赢,实现沟通双方和多方的共同目标的实现。 主要结构 一、诚信为本的沟通价值 1、以诚待人的沟通基础; 2、以信对人的沟通前提 3、以情动人的沟通效果 二、上下同欲的沟通目标 1、共同目标的确立过程 2、通力合作的沟通过程 3、换位思考的沟通方式 三、圆融而通的沟通技巧 1、察言观色的变通方式 2、可与不可的沟通尺度 3、三思后行的圆通境界 诚信为本的沟通价值 《淮南子·主术训》指出“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诚在令外也。圣人在上,民迁而化,情以先之也。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 百姓赞同统治者的话并且相信,是因为统治者的信用表现在言语之前;百姓服从统治者的命令并且被感化,是因为统治者的真诚流露在发布命令之前。统治者处于上位,老百姓归依并接受感化,是由于统治者首先对百姓施以真情;如果统治者在上面宣传鼓动,老百姓在下面却不予响应,那是由于统治者的真情与命令相差太悬殊。 以诚待人的沟通基础 《论语·述而》中讲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淮南子·缪称训》中讲“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 案例:千金买马骨 以信对人的沟通前提 《说文解字》 “信,诚也” 《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案例:曾子杀猪 晋文公攻原城 以情动人的沟通效果 《论语·学而》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案例: 人在曹营心在汉 吴起爱兵如子 张瑞敏心细如发感动下属 中国传统沟通之道 二、上下同欲的沟通目标 1、共同目标的确立过程 2、通力合作的沟通过程 3、换位思考的沟通方式 上下同欲的沟通目标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孙子兵法?计篇》 共同目标的确立 “臣闻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事故人君施设注错,未有不以从众而成,违众而败者。”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二十一》 案例:LG公司的“协议会议” 通力合作的沟通过程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得之而天下皆有分肉。若同舟共济,皆同其利;舟败,则同其害” 《反经?慎戒》 “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 《左传·昭公四年》 案例:方太员工“探亲”聚合力 换位思考的沟通方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