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膳与和食疗200805.ppt
                      补血药  血虚证一般表现为面色萎黄、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心悸、失眠健忘及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等证。凡出现上述症状均可用补血药进行治疗。  血虚与阴虚关系十分密切,血虚往往导致阴虚,如血虚兼阴虚者,应与补阴药同用;气旺则血旺,故又常与补气同用;脾的运化功能衰弱,可影响补血药功效,故应适当配伍健脾胃药物。 补血药的药性多粘腻,易妨碍消化。故凡湿滞脾胃、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必要时可配伍健脾消食药,以助运化。 常见的补血药有:当归、熟地黄、阿胶、白芍、何首乌、龙眼等。  补阴药  阴虚证多发生于热病后期及若干慢性疾病,即“阴虚生内热”。常见的有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基本症状是:肺阴虚多见干咳少痰、咯血、虚热、口干舌燥等证;  胃阴虚多见舌绛、咽干口渴或不知饥饿、胃中嘈杂、大便燥结等证; 肝阴虚多见两目干涩昏花、眩晕等证; 肾阴虚多见腰膝酸痛、手足心热、心烦失眠、遗精或潮热盗汗等证。   补阴药各有所长,需根据阴虚证的不同症状,选择应用。 如热病伤阴而热邪未尽时,当与清热药同用; 阴虚而内热较盛当与清虚热药同用; 阴虚阳亢者,应与潜阳药同用; 阴虚风动者,应配伍息风药; 阴虚兼血虚者,应与补血药同用;  阴虚兼气虚者,需配伍补气药。 另外,依据阴阳互根之理。有时应在补阴药中适当辅以补阳药,使阴有所化,并可借阳药之通运,以制阴药之凝滞。  补阴药大都甘寒滋腻,故凡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胀便溏者均不宜使用。                                常见的补阴药有: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鳖甲、龟板、燕窝等。  药食兼用的品种 药食兼用的食物,是指既可以作药材使用,又可以作食品来应用的食物,如山药、百合、莲子、芡实、苡仁、大枣等等。最近有关资料报道其品种有所增加,如人参、三七、熟地、白术、桔梗、丹参、酸枣仁等。  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的药材仅79种。现在市场上用的有100多种。 还有一些药物是禁止用于保健食品的。 所谓“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其它有害作用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作用。 所谓毒药一般系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器质性改变或功能障碍、产生疾病甚至引起死亡的物质。  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中药的副作用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一般可自行消失。  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是安全用药的保证。  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药物治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等积累了大量经验,获得了肯定的疗效,这些经验是很宝贵的。  了解药性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脏腑机能病变的相互影响,综合起来看待各种病变,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第三节  药膳和食疗的基本原则 药膳是中医“辩证论治,辨体施食”的理论指导下,利用中药和烹饪中常用的食物加工烹制出有美味、营养及治疗功效的膳食。 食疗是利用饮食疗养的方法。 利用药物和食物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 药膳食疗有人将其归为肠内营养的一部分。 药膳食品,不是一般的营养食品,是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 药膳食疗一方面可以治疗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预防疾病和提高身体素质。 中药与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 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且易于普及,取材广泛,可在家庭自制,是中药的一种特殊的、深受百姓喜爱的剂型。 药膳的应用原则  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 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药膳的应用原则 因证用膳 因时而异 因人用膳 因地而异 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1.因证用膳 2.因时而异 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  ? 3.因人用膳 4.因地而异 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车站设备分部施工负责人培训【2020年9月第三次】.docx VIP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生培训.pptx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章节练习.pdf VIP
 - 机电中心施工负责人培训【2018年1月】.docx VIP
 - 定西幼儿园项目《施工管理手册》培训考试.docx VIP
 -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1.docx VIP
 - 保卫部关于安徽分公司《运行管理手册》03-01修订内容考核.docx VIP
 - 三年(2023-2025)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地球上的水(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巴南万达工程安全分级管控办法.docx VIP
 - 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考试题.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