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北京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中药七情配伍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吴嘉瑞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提纲
一、七情配伍的历史沿革与涵义演变
二、七情配伍的现代研究进展
三、七情配伍的临床应用
四、总结
一、七情配伍的历史沿革与涵义演变
(一)历史沿革
《本经》云: “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
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
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
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本经》虽未对七情作解释,但其中 “当用”、“勿用”、“有毒
宜制可用,不尔勿合用”等,已表明了七情的临床意义。
一、七情配伍的历史沿革与涵义演变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首先解释《本经》 “七情”。
以各有所宜,共相宣发,论相须、相使;
以取其所畏,以相制耳,论相畏、相杀;
以性理不和,更易成患,论相恶、相反。
一、七情配伍的历史沿革与涵义演变
唐代《新修本草》全文引述了 《本经》和《集注》的七
情配伍内容。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药物配伍十分重视,保留了
《本经》序中七情理论,并列出“相使相畏”七情药例。
一、七情配伍的历史沿革与涵义演变
五代十国《蜀本草》首先统计了七情数目: “凡三百六十
五种,有单行者七十一种,相须者十二种,相使者九十种,
相畏者七十八种,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相杀者三
十六种。”
其中“三百六十五种”,可能指《本经》载药总数, “相
反者十八种”,成为后世十八反的依据。
一、七情配伍的历史沿革与涵义演变
汉代至宋代,讨论七情,均以相须、相使并提,相畏、
相杀并提,相恶、相反并提,未作分别论述。
金、元以后诸家论述七情,一方面继承《本经》七情的
基本精神,加以阐述,另一方面,对七情的每一“情”分
别进行解释。
一、七情配伍的历史沿革与涵义演变
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七情含义的阐述比较明确,后人
多引用。《纲目》总结历代本草中七情配伍药例,列出“相
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
《纲目》所载七情理论与药例,可谓集大成者。在各药气
味项内,列出七情配伍关系,采纳各家论述,抒以己见,尤
对反恶禁忌,多有创见。
当今各类教材中的七情涵义基本遵从本草纲目。
一、七情配伍的历史沿革与涵义演变
(二)涵义演变
《本经》提出七情时,未作解释。《集注》以后,对
七情含义历有阐述。其中,单行、相须、相使及相反,
各家认识较为统一,而对相畏、相杀、相恶的认识,
颇有出入。
1.单行
《本经》仅提出“有单行者”。陶弘景未加阐述。明代 《本
草蒙筌》对单行的含义作了解释“单行者,未与诸药共剂而
独能攻补也。如方书所载独参汤之类是尔。”
李时珍称为“独行”,谓‘单方不用辅也”。对此,各家并
无异议。
1.单行
《中医学概论》称单行为“单独发挥作用,如独参
汤。”
《中药学》教材认为“单行就是用单味药治病。病情
比较单纯,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
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
2.相须与相使
《本经》云:“当用相须相使者良”。
《集注》以饮食调和为例阐述: “其相须、相使,不必
同类,犹如和羹调食鱼、肉,葱、豉各有所宜,共相
宣发也”共相宣发,表达了相须、相使配伍后,药物
共同发挥作用,有加强功效之意。
2.相须与相使
《本草蒙筌》尝试分述相须、相使,有所阐发: “有相
须者,二药相宜,可兼用之也。有相使者,能为使卒,
引达诸经也。”意即相须配伍,二药处于平等地位;相
使配伍,二药则有主次之分。
2.相须与相使
《纲目》指出: “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如人参、甘草,
黄柏、知母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此说为后世医家
所采用。
《中药学》教材: “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
用,可以增强其原有功效。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
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
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
3.相畏、相杀
《本经》以相畏、相杀并提,云:“若有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解读《GB_T 30395 - 2013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最新解读.docx VIP
-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样板验收13.外墙涂料工程质量样板验收表格.doc VIP
- 中医内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四版)-癌病.pptx VIP
- 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技术课件.ppt VIP
- 儿科护患沟通PPT课件.pptx VIP
- 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吴振芬全国赛课三等奖获奖课件.pptx VIP
- 雅思口语分类词汇总结.pdf
- 2024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docx VIP
- 电脑办公软件操作与运用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