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儿血型不和原理 Rh1.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母儿血型不合 潍坊市人民医院产二科 付锦华 母儿血型不合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一种与血型有关的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重要的病因,围生儿溶血性贫血、心衰、水肿是其主要的症状。由于胎儿红细胞携带来自父体的抗原,表现为胎儿的血型不同于母体。 母儿血型不合 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后,诱导母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系统,结合胎儿红细胞,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往往需要二次以上抗原的接触。第一次机体接触抗原,发生原发免疫反应,发展缓慢,历时2~ 6 个月; 所产生的抗体常较弱,多为IgM ,不通过胎盘,此时发生的新生儿溶血较轻,或不发生溶血。 母儿血型不合 当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发生次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所产生的抗体较强,均为IgG抗体,滴度很高,且能通过胎盘与胎儿的红细胞结合导致溶血。人类红细胞血型有26 种,但能引起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的血型以Rh 血型和ABO 血型为最常见,其他血型抗体有抗M、抗Lew、抗Kell 和抗Fya 等抗体。 母儿血型不合 1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 母儿血型不合 Rh 血型抗原的抗原性决定了溶血病的严重程度,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其次为E 抗原,再次为C、c 和e 抗原;d抗原的抗原性最弱,目前尚无抗d 抗体发现。另外,尚有二种抗原同时作用,产生二种抗体,共同导致围生儿溶血的情况。 母儿血型不合 由于机体初次被抗原致敏的时间较长,产生的抗体以IgM 为主;且自然界中极少存在Rh 抗原,因此Rh 血型不合溶血病很少在第一胎产生。但约有1 %的Rh 溶血发生在第一胎,可能的原因有: ①孕妇在妊娠前曾输注Rh 血型不合的血液或血制品; ②当孕妇在胎儿期,接触过Rh 血型不合的母亲的血液,在胎儿或新生儿时期就已经致敏,即“外祖母学说” 外祖母学说 Rh- 孕妇当她尚为胎儿时,由于她的母亲是Rh+,因此存在血型不合。若此时母亲(孕妇)的血有少量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使之发生了初发免疫反应,这样当孕妇在第1次妊娠其胎儿是阳性时,只要有少量胎儿血进入孕妇体内即可发生次发免疫反应,产生足够量的IgG抗体引起发病,这就是“外祖母学说”。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往往起病早、病情重、病程长,发生胎儿贫血、水肿、心衰等,新生儿晚期贫血、溶血性黄疸和核黄疸等,严重者甚至发生死胎或新生儿死亡。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由于母体产生大量抗胎儿红细胞的IgG抗体,进入胎儿体内,破坏大量胎儿红细胞,使胎儿贫血,严重者胎儿血红蛋白少于80g/ L 。严重贫血使心脏负荷增加,易发生心衰;使肝脏缺氧损伤,出现低蛋白血症,结合贫血、心衰等因素,导致胎儿水肿,表现为胎儿全身水肿、胸水、腹水等。 在新生儿时期,由于溶血产生的大量胆红素不能及时从肝脏排除,新生儿黄疸加重;与ABO血型不合比较,Rh 血型不合性溶血出现黄疸时间早,程度深,由于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可发生核黄疸。 另外,新生儿期贫血可能继续加重,称为“晚期贫血”,其原因可能是: ①由于抗体在新生儿体内时间较长(甚至超过6 个月) ;②虽然新生儿换血治疗可以减少新生儿体内的抗原含量,但不能完全消除; ③换血后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携氧能力发生改变,氧离曲线右移,使红细胞在组织中易释放,但不刺激骨髓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红细胞增殖,加重贫血。新生儿晚期贫血易发生在产后2~6 周  胎儿Rh基因分型  目前对Rh血型的血清学定型只能检测是Rh阳性还是阴性,却无法得知Rh阳性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若Rh阴性孕妇的丈夫是Rh阳性纯合子,则胎儿必为Rh阳性,若丈夫是Rh阳性杂合子,则胎儿为Rh阳性的可能性为50% ABO 血型不合 ABO 血型不合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占96 % ,也是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的原因,占28.16 %。国外资料显示ABO 血型不合约占总分娩数的15 % ,有临床症状者仅3 %;我国血型不合占总分娩数的27.17 % ,其中20 %发病,5 %有临床症状。理论上,只要胎儿存在母体没有的抗原,就可能产生胎儿或新生儿溶血,如母体O 型胎儿A型或B 型,母体A 型或B 型,而胎儿为B 型或A 型。但实际上,母体为O 型者占ABO 新生儿溶血病的95 %以上。黄德民等报道O 型母体异型妊娠占27 % ,其中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高达75.19 %。 ABO 血型不合导致溶血往往在第一胎即可发生。因为O 型血孕妇在妊娠前就有机会接触ABO 血型的抗原。ABO 血型抗原接触的来源主要有: ①肠道寄生菌中有血型抗原; ②某些免疫疫苗含有ABO 血型的抗原,如伤寒疫苗、破伤风疫苗或白喉疫苗等; ③自然界中的植物或动物有ABO 血型抗原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