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对犯罪记录予以隐私权保护思索
关于对犯罪记录予以隐私权保护思索
摘 要:犯罪记录被排斥于隐私权范畴之外,使得犯罪记录可以被肆意传播与无限制公开,进而导致有犯罪记录者所遭受的非规范性评价无限扩大化,严重阻碍了犯罪人的社会回归和重新正常生活,成为诱发二次犯罪的根源之一。作为关系犯罪人能否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因素,犯罪记录的隐私权保护值得从刑法上进行关注和思索。以实现公共利益和犯罪人权益的合理平衡为路径,通过推动犯罪记录由公共信息向私人信息性质的转换,并最终通过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来对犯罪记录的使用和保护加以规范。
关键词:犯罪记录;隐私权;犯罪预防;非规范性评价;标签效应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0)05-0030-11
社会公众将曾经的犯罪人定位为“罪犯”的评价(即“贴标签效应”),成为阻碍犯罪人回归社会的主要原因。来自社会公众的此种评价,可以被称为“非规范性评价”,它是相对于国家机关基于法律规范对于犯罪行为的评价及其结论而言的(可以称为“规范性评价”)。非规范性评价一方面源于公众对犯罪事实的目睹或者见闻,另一方面来自公众对犯罪记录的知悉和口口相传。前者是因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而为公众所知晓。为了打击犯罪和保护公共利益,犯罪行为本身不被定性为隐私权,国家不应而且也无法去干涉社会公众对犯罪行为的了解。但是,后者却是引发非规范性评价的主要原因,并且由于犯罪记录信息的传播所导致的非规范性评价呈现出无限扩大的趋势,从而严重地阻碍了犯罪人的社会复归。
随着人权保障思潮的高涨,法学界关于犯罪人合法权益保障的研究日益增多,推动了犯罪人在刑事诉讼及监狱执行期间隐私权、名誉权保护问题的研究。但是,关于罪犯出狱后形成的犯罪记录应当如何对待和防止扩散,却鲜有涉及。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目前国内关于犯罪人隐私权保护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分散和粗浅的层面上,研究视阈仅在于刑事诉讼期间和服刑期间的隐私权保护,对于犯罪人出狱后犯罪记录的隐私权性质却几乎无人关注。基于此种研究现状,本文的意图是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上探讨犯罪记录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并通过分析犯罪记录的法律属性、解读阻碍犯罪记录隐私权保护的障碍性因素等,为我国的犯罪记录隐私权保护提供合理路径与模式选择。
一、犯罪记录被排斥于隐私权范畴之外的现状和不良后果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记录的完全公开化和肆意传播,引发并扩大了公众对行为人的非规范性评价,极大地增加了犯罪人复归社会的难度,成为刑罚特殊预防效应得以实现的最大障碍。这是刑法理论界与司法界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犯罪记录过度公开化的不良后果:非规范性评价及标签效应的无限扩大
由于犯罪记录本身具有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复合属性,加之目前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上对犯罪记录保护的忽视,导致对社会公众和媒体肆意传播犯罪记录行为没有法律的约束,进而造成了行为人出狱后获得的非规范性评价及标签效应的扩大化,从而严重阻碍了行为人复归社会,容易诱发新的犯罪。
1.犯罪记录的肆意传播导致非规范性评价的无限扩大
犯罪记录的披露和传播,往往会导致行为人曾经的犯罪行为再次被周围的人员所关注,即使行为人已经改过自新,仍然难以逃脱来自于社会公众的非规范性评价和被定位为“罪犯”的标签性评价。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犯罪记录的公共信息化扩展了非规范性评价存在的时空范围。行为人在接受刑罚处罚后,为了摆脱“罪犯”身份所带来的社会负面评价,可能会隐姓埋名到另一个地方重新生活,期望以正常人的身份重新融入社会。但是,犯罪记录的再次披露则会导致已经消失的非规范性评价重新出现,使得行为人再一次被置于公众谴责的地位,并处于被周围人员“敬而远之”的境地。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上诉法院审理的梅尔文诉里德(Melvin v.Reid)一案,就形象地说明了人们过去的历史被肆意披露的后果。梅尔文曾经是一个妓女,被卷入一桩谋杀案,后来被宣告无罪。在她被宣告无罪并结婚生活七年后,被告以她的经历为素材拍摄发行了一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她以前的生活,并使用了她婚前的真实姓名。这部电影使原告的朋友第一次知道了她过去令人讨厌的生活经历,使本来就要顺利回归社会的她由于前科记录的再次披露而失去了工作,并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和排斥。
(2)犯罪记录的非隐私权化使得犯罪人亲属受到非规范性评价的株连。中国传统社会以家庭作为单元细胞被人们认知,熟人社会的特征使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被人们评价。因此,一个家庭中产生一个受刑人或罪犯,会使所有家庭成员都会蒙上道德谴责的阴影。在这种传统的社会结构下,行为人犯罪记录的传播或者公开使得犯罪人的亲属在家乡父老面前“抬不起头”,“做不起人”,严重干扰了犯罪人亲属的正常生活。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对水利灌溉管理探讨.doc
- 关于对水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研究.doc
- 关于对水稻主要育秧方式和技术要求分析.doc
- 关于对污水处理BOT投资模式经济风险分析.doc
- 关于对汽车举升机定期检验规则研究.doc
- 关于对污水治理探讨.doc
- 关于对沉默权思考.doc
- 关于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师资情况调查与分析.doc
- 关于对油气井节流及分离工艺探讨.doc
- 关于对油罐维护技术与检测技术研究.doc
- 河北省泊头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必考题.docx
- 广东省开平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最新.docx
- 江西省高安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附答案.docx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1年级上册课件 第1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课时 第几.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课时 第几.pptx
- 2024秋新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课件 Unit 6 Lesson 2.pptx
- 湖南省涟源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试题最新.docx
- 江西省共青城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强化训练题库推荐.docx
- 湖北省当阳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推荐.docx
- 江西省樟树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推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