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明代理学前期[朱学陆学化]发展与原因--从曹月川到陈献章.doc

试探明代理学前期[朱学陆学化]发展与原因--从曹月川到陈献章.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高煜程 第八屆政大哲學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PAGE 12 PAGE 1 試探明代理學前期「朱學陸學化」的發展與原因 --從曹月川到陳獻章 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高煜程 前言 明代國祉自太祖洪武元年(1368 A.D.),至毅宗甲申十七年(1644 A.D.),共計二百六十七年。折其半為武宗正德元年(1506 A.D.),其時約陽明三十五歲,謫龍場驛之年。陽明在三十七歲有所謂的「龍場之悟」」,提出「心即理」的學說,從此之後雖有「知行合一」、「致良知」之教,但其基本的學問型態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可參見,鄭自誠,《明代前期理學思潮研究》,第2頁。可見陽明學不僅是明代理學的主流,在時間上也恰可作為其分界。在他之前是以朱子學為學術界的正統,其後朱學則較為沉寂。本文所 可參見,鄭自誠,《明代前期理學思潮研究》,第2頁。 「朱學陸學化」並非筆者所創造的辭彙,而是許多研究明代理學思想史的學者,在論述明代理學前期的學風轉向時,所共同接受的語詞。它意指,在這個時期的社會背景,雖然是以朱子學為主流,但就記載當時大儒們思想的內容中,可以看到強調從心上下工夫的實踐面向,如此一來,朱子的格物工夫便從知識論走向象山的修養論去了。本文則試圖從明初的曹端、吳與弼、胡居仁、陳獻章等四人的相關記載,以實際的例子說明此現象。 在參考文獻方面,就目前的所存留下的資料而言,除了《明史》與各個思想家所流傳下的語錄之外,《明儒學案》仍可說是最重要且可靠的資料來源。雖然黃宗羲本人在撰寫的過程必然也帶有其觀點,但這本書仍可說是目前最貼近當時學者思想的論述,也是目前研究明代理學的主要資料來源。本文也以此作為主要的參考資料,再輔以部份前人的研究成果。 依筆者管見,大部分的學者都能透過《明儒學案》點出明代理學前期「朱學陸學化」的學風轉向。但也往往只及於指出此現象而已,未能給予一個合理的說明或解釋。筆者的假設則是:當時的學者面對龐大的朱學體系,已經沒有能力提出一個新的理論與之相互抗衡,只能就局部進行檢討與破壞(直到王陽明出現,才在這些基礎上建立一個新的不同體系與朱子學抗衡);同時,也由於他們不能提出一個新的理論,所以大致上是遵守朱子的教誨,並在實踐中進行檢證。也因為實踐的需要,他們必須要能提綱挈領地把握朱子學的內容,而這些大儒們提綱挈領的工作卻不約而同的指向「從心上下工夫」,於是,便呈現出所謂「朱學陸學化」的學風轉向。 本文的工作,除了略加說明此一學風轉向之外,也試圖從《明儒學案》中找尋可以支持筆者關於此學風轉向假設的證據。 壹、時代背景 要指出這個時期的學風轉向,不能不對當時的學風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明代的理學,有其不同於宋代的時代背景,錢穆先生認為: 『此時的學術,大體沿襲宋代。關於學術上之中心問題及最高目標,均未能擺脫宋人,別自創闢。而且明代學術,較之宋代,遠為單純。初期明學之博大開展,以及南渡之後浙東史學之精密細緻,明人都沒有。他們只沿襲著正統宋學的一脈,但又於正統宋學中剔去了周、邵、張三家。實際明代學術,只好說沿襲著朱、陸異同的一問題。他們對於此問題的貢獻,可說已經超過了朱、陸,但亦僅此而止。明學較之宋學,似乎更精微,但也更單純。』 見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卷九,第245頁。 呂妙芬在《胡居仁與陳獻章》一書中也提到:明代結束元朝的異族統治,就朱子學的發展而言,大致是承襲了元代以朱學為官學的政策,科舉考試基本上也是承襲元仁宗皇慶二年以來的規模 《元史》,卷八一,<志三十一?選舉一> 《元史》,卷八一,<志三十一?選舉一>:『考試程式:蒙古、色目人,第一場經問五條,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設問,用朱氏章句集註.其義理精明,文辭典雅者為中選.第二場策一道,以時務出題,限五百字以上.漢人、南人,第一場明經經疑二問,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出題,並用朱氏章句集註,復以己意結之,限三百字以上;經義一道,各治一經,詩以朱氏為主,尚書以蔡氏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為主,已上三經,兼用古註疏,春秋許用三傳及胡氏傳,禮記用古註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場古賦詔誥章表內科一道,古賦詔誥用古體,章表四六,參用古體.第三場策一道,經史時務內出題,不矜浮藻,惟務直述,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願試漢人、南人科目,中選者加一等注授.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漢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賜進士及第,從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兩榜並同.』 見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卷三,第2019頁。 『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命題,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四書主朱子集註,《易》主程《傳》朱子《本義》,《書》主蔡氏《傳》及古註疏,《詩》主朱子集傳,《春秋》主《左氏》《公羊》《穀粱》三傳及胡安國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