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儒家管理思想(讲课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YPERLINK 管理资料疯狂下载管理资源吧(),提供海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 更多免费下载,尽在管理资源吧() 第二章:儒家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孔子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孔子的管理思想 问题: 孔子为什么政治生涯短暂? 孔子为什么特别欣赏颜回?(“天下有道则显,无道则隐“,“贫而无冤难“) 孔子的学生是不是很有出息? 孔子为什么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无论在得势还是在失势,学生都坚定的跟他站在一起? 孔子为什么生前不甚得志,死后却无限风光? 孔子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法是什么?(怎样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曾国藩的比较) 孔子(前551——479年)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家世 时代大变化。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互动,个人发展空间增大;但社会秩序很不稳定,没有形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社会成员间相互侵犯现象突出,孔子斥责为“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无职业操守、职业道德)。 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全社会萌动着一种强烈而普遍的要求规范社会秩序,要求出现一个为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可、便于遵循的的价值标准的内在冲动。 伟大的思想家、民族英雄孔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孔子的家世。宋国贵族、鲁国“士”之后,变革时代的收益者、了解民间疾苦。 4、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治学背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曾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职,主要活动是办学,“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周游列国,晚年整理古代文献,“述而不作”。 仲尼文武双全(跑步能追上兔子,身高1米8,射箭、驾车样样精通)、德艺双馨(三人行必有我师) 5、研究孔子的著作:《论语》、《史记、孔子世家》。(为何语录体,《老子》什么时代写成) 6、孔子的哲学思想 (1)既强调复礼,又强调有所损益。(2)既强调亲亲,又强调举贤;(3)既主张礼乐征发自天子出,又要求君使臣以礼 孔子的天道观: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规律,天道自然无为。 孔子的哲学观:中庸之道,在“效率”逻辑和“情感”逻辑间保持均衡。 孔子的政治观:理想目标是王道仁政,实现王道仁政的根本途径是礼治(规章制度加文化习俗),而其思想核心是“仁学”。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修己以安百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5、孔子思想的命运:破坏时代与建设时代,国内与国外。 孔子管理思想的要点 1、管理的目标、出发点、途径、约束条件和注意问题: (一)孔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谓的“古圣王之治”。 “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章,吾从周” “古圣王之治”的具体内容有三:和、富、庶。 “和”指人和人之间(具体来说,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所谓“政通人和”是也。“富”是民富,“庶”是人口众多,所谓“百川归海”是也。在这三者关系中,“和”是根本目标,“富”是实现“和”的前提和保证,“庶”是“和”的重要标志。“和”的实现又有助于进一步的“富”和“庶”,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更高水平的“和”。如此循环往复,人类社会更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富”和“庶”只有在有利于实现上下和、国家安的情况下,才有积极意义。 (二)孔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是人的欲望,他认为人是有欲望的,人的欲望是“富”与“贵”。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小人喻于利”,说明庶民更追求经济利益。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说明即使君子也追求富贵。 所以贵族、小人追求相似,原因是,“性相近也”。 (三)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富民” “民足君孰若不足,民不足君孰若足” (四)实现目标过程中重要的约束条件——“义主利从”。 孔子主张“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他认为,社会的和谐是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追求富贵又是人的天性,而人人追求富和利,又难免会发生争夺和冲突,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严重影响到人们追求富贵目标的实现。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孔子提出的调节人们物质利益之间的道德原则——“义主利从”,告戒人们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反对“不义而富且贵”。 “义”,“宜”也,调节人和人之间利益,主要是物质利益冲突的道德原则。 何谓“不义而富”呢?孔子未做过全面的论述,但汇总他的言论,可知他的“不义而富”有三种情况: ⑴偷窃、抢劫(小人,即社会下层的“不义而富”)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称赞郑国执政子产为政尚猛,结果国内社会秩序很好,“路不拾遗”。 (2)统治者的聚敛、兼并。聚敛是指超过超越正常的财政制度征收民财的行为,孔子心目中的标准是“周公之藉”、“周公之典”(1/10)。兼并是指掠夺他人财产,违背了“保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