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
PAGE \* MERGEFORMAT 1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扫描高考
本章知识点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细胞内环境的局部模式图、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是常用的命题素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些和内环境与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章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复习本章时,一定要着眼于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牢固掌握本章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1 研习考纲重难点
考点1 体液、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积累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
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两者关系如下图: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
①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a.各组分之间的形成关系如图: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②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③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
b.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关系
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③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深化
1.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一般不称为体液,而称为外界溶液。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属于体液的一部分。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中的溶液是不同的,凡是能够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都认为是外界溶液。
2.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
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胞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
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而血浆则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血浆蛋白一般位于血浆内,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它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4.造成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有:
(1).花粉等导致过敏反应时,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减少,组织间隙蛋白质增多,组织间隙水滞留。
(2).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受血浆白蛋白含量影响较大,任何使血浆白蛋白减少的因素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力量减弱,组织内液体增加。
(3).在某些病理条件下,淋巴管道堵塞,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淋巴性水肿。
(4).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肾单位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等均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
考点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积累
1.渗透压
(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
(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维持因素:存在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温度的维持靠机体对产热量(有机物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即细胞的呼吸作用)和散热量(皮肤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散热,呼吸散热等)
深化
1.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因素比较(以血浆为例)
影响因素
含量(%)
作用
原因
无机盐
(Na+、Cl-)
0.74
主要
含量多,相对分子质量小,微粒数多
蛋白质
6.9
次要
含量多,相对分子质量大,微粒数少
葡萄糖
0.08
次要
含量少,微粒数少
知识拓展
1.糖尿病患者,由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公需科目《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测试1.docx
- H脱氧D葡萄糖摄取测定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对葡萄糖摄取量.docx
- 在推进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暨糖尿病筛查及建档工作示范.doc
- 城市商业中心区内人行为心理分析教案.doc
- 2000年版教育心理学.doc
- 超声一级班答疑摘要.docx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局部解剖学课程期终考试试题_副本.doc
- 第1篇:计算机病毒复习题(最终修改不完整版).docx
- 山东药企胜诉南非反倾销 “针锋相对”应诉样本教案.doc
- 吩噻嗪类药物分析总论.doc
- 六年级数学上册 奥数知识点讲解第13课《棋盘中的数学4》试题附答案(人教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上册 奥数知识点讲解第10课《棋盘中的数学1》试题附答案(人教版).doc
- SW-M818X仪表说明书V6.03双驱.pdf
- [野火]《STM32MP1-FreeRTOS应用开发实战指南——基于STM32MP157开发板》.pdf
- [野火]《嵌入式Linux镜像构建与部署——基于LubanCat-IMX8MMini开发板》.pdf
- [野火EmbedFire]《[野火]emWin应用开发实战指南—基于STM32》.pdf
- BL2000-HEH-L4真彩液晶显示板使用说明书V1.1.pdf
- H5S视频平台 API 中文手册 r10.pdf
- [野火]《嵌入式Linux镜像构建与部署——基于LubanCat-i.MX6ULL开发板》.pdf
- BL2000-CIC-V6模块化电梯IC卡控制器使用说明书V1.9.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