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刑法与生活犯罪的构成‘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一种强制性...
PAGE 114 高中公民與社會(三)學習手冊
PAGE 114
PAGE 115第7課 刑法與生活
PAGE 115
刑法與生活
刑法與生活
第
第 7 課
犯罪的構成 罪刑法定主義的定義罪刑法定主義的內涵罪刑法定主義的重要性
犯罪的構成
罪刑法定主義的定義
罪刑法定主義的內涵
罪刑法定主義的重要性
罪刑法定主義的內涵及重要性
罪刑法定主義的內涵及重要性
一般預防理論特別預防理論被告與被害人的權利保障被告權利的保障被害人權利的保障無罪推定原則 國家追訴、處罰犯罪的程序不告不理與審檢分隸原則犯罪的追訴方式犯罪的追訴與處罰程序綜合理論預防理論 入罪化除罪化入罪化及除罪化 應報理論犯罪的追訴及處罰刑罰的目的
一般預防理論
特別預防理論
被告與被害人的權利保障
被告權利的保障
被害人權利的保障
無罪推定原則
國家追訴、處罰犯罪的程序
不告不理與審檢分隸原則
犯罪的追訴方式
犯罪的追訴與處罰程序
綜合理論
預防理論
入罪化
除罪化
入罪化及除罪化
應報理論
犯罪的追訴及處罰
刑罰的目的
刑法與生活
刑法與生活
EQ \O(,壹)犯罪的構成
「刑法」是規定犯罪與刑罰的一種 強制性 社會生活規範;違反刑法規定、發生刑罰後果的 不法行為 ,才屬於犯罪。
入罪化及除罪化
(一) 違法行為可能對於個人、社會或國家的 法益 造成嚴重的侵害,因此,社會必須採取較嚴厲的方式加以處罰,以確保社會的秩序與安全。
(二) 「犯罪」是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刑法」等法律,明文規定某些行為屬於犯罪行為,並對這些行為給予一定的處罰。
(三) 犯罪的概念常隨著 時空因素 以及 社會環境 的變遷而有所差異;「犯罪」多由該社會成員自己界定的,不同的社會,對於「犯罪行為」的界定可能不同。
入罪化
指透過刑事立法手段,將原本不屬於犯罪的行為,賦予 刑罰 的法律效果,使其成為犯罪
除罪化
eq \o\ac(○,1)隨民眾法律意識觀念轉變、「 刑法謙抑 」思想的觀念,以及 刑罰 經濟的原理,將部分原本法律規範為犯罪行為,透過 立法 將其排除在犯罪行為之外,稱為「除罪化」
eq \o\ac(○,2)罪化的理由包括:
eq \o( ,a.)配合民眾法律意識觀念之改變
eq \o( ,b.)「刑法謙抑」思想之觀念:主張刑罰應該是維護社會秩序、抵制犯罪的 最後 手段;對於不法之行為,只有《民法》、行政法的處理尚不足以維持社會公平正義時,才需動用到 刑事制裁
eq \o( ,c.)基於刑罰經濟之原理:將部分 輕微 之犯罪行為,予以除罪化,可以達到刑罰經濟之目的,減輕國家財政及納稅人賦稅之負擔
罪刑法定主義的內涵及重要性
(一) 罪刑法定主義的定義:
1. 罪刑法定 主義:是《刑法》最重要的原則;我國《刑法》第1條:「行為之處罰,以 行為時 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
2. 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的成立必須要該行為符合 構成要件 、具有 違法性 ,以及 有責性 。
3. 原則上違反法律的行為,具有 違法性 ,但某些特殊情況下有「阻卻違法事由」例外的規定;亦即符合 阻卻違法事由 的行為並不構成犯罪。
?阻卻違法事由包括:
eq \o\ac(○,1)依 法律 命令的行為:如警察依法逮捕人犯,並不構成害自由罪
eq \o\ac(○,2) 業務 上的正當行為:如醫師為醫療上之必要,經傷者或其家屬同意,切除傷者的腿,不構成傷害罪
eq \o\ac(○,3) 正當防衛 行為:如面對持槍歹徒,採取必要的防衛措施,將其毆傷逮捕,不構成普通傷害犯罪
eq \o\ac(○,4) 緊急避難 行為:如發現鄰居家失火,於是破壞其門窗救人,符合緊急避難的要求,不構成毀損罪
4. 有責性,則是指行為人必須具有 責任能力 和 責任條件 ,其違法行為才構成犯罪。
(1) 責任能力:指負擔 刑事責任 的能力。
(2) 《刑法》對於責任能力的規定,是根據行為人的 年齡 、 精神狀態 及 生理狀態 而決定。
無責任能力
eq \o\ac(○,1)指法律認為其判斷能力與精神狀態不健全,缺乏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
eq \o\ac(○,2)我國《刑法》規定 14 歲以下屬於無責任能力
限制責任能力
eq \o\ac(○,1)指辨別是非能力及自由決定意思的能力明顯較普通人低,或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者
eq \o\ac(○,2)我國《刑法》規定, 14 歲以上未滿 18 歲及滿 80 歲人屬限制責任能力
完全責任能力
指年滿 18 歲,未滿80歲,且其精神狀態及生理狀態健全之人
(二) 罪刑法定主義的內涵:罪刑法定主義的具體內涵包括下列四項 eq \o\ac( ,──)
1. 習慣法 的禁止:不成文的習慣法常會隨 時空環境 變化而改變;同時,習慣法是否適用,操之於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