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老汉正街 虎父无犬子
“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钱备小舟。顺着汉水往下走,生意兴隆算汉口。”俗谚为证,“九省通衢之地”汉口自古便以商业发达冠绝南中国而闻名于世。坐落于汉口中心繁华地带的汉正街作为汉口历史上最早的商业街,得名于“汉口之正街”。
汉正街作为武汉地区的产业地理标志和时尚符号,浓缩了整个华中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物质资本。但这只是汉正街市场辉煌的一面,而在另一面,这一地区同时也是武汉市最大的旧城区,在业态落后、商居混杂、交通拥堵、市容脏乱的同时,还有火灾频发的问题。
随着黄陂区汉口北市场的开发趋于成熟,武汉市提出的转移汉正街的思路也就成为了可能。2011年,有关方面开始有计划地执行汉正街整体改造,引导该处商户整体搬迁至汉口北市场,至今三年多时间过去了,常被称为“新汉正街”的汉口北市场已经初具“商都”的雏形。
思想有着怎样的高度,发展就会有如何的速度,今天汉口北的繁荣,无疑得益于开发者与规划者的远见卓识。那么,新老汉正街的“父子相继”与汉口北的无中生有,对中西部地区纺织服装商贸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启示?
老街的起与落
诗云“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描述的是明清时代汉正街的繁华景象。汉正街最初由汉口的货物集散地发展而来,自古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誉。在铁路广泛应用于商业物流之前的几百年前,依托“九省通衢”的武汉,汉正街一直是旧汉口镇汇聚整个南中国物产与商业的精华之所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重获新生。1979年9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得以恢复,当年就有100多户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在此经营小商品。至1982年,汉正街小商品个体户猛增到458户。一篇《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报道,使得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汉正街扬名天下。
在2011年以前,每天有10余万操不同方言的打货人在其间自由流动,采购来自各地的各色商品,批发同样来自五湖四海,卖针织制品的温州人,卖塑料制品的台州人,卖服装辅料的义乌人等一大批浙商活跃在汉正街上,鞋帽市场的福建人、箱包市场的湖南人、布匹市场的河南人也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汉正街,粤语、闽声、湘音、川韵随处可闻。
作为全国十大服装市场之一,汉正街不仅是武汉的一张名片,还为武汉衍生出了“汉派服装”这个金字招牌。上世纪90年代初期,依靠汉正街针织批零发家致富的老板,纷纷成立了服装企业。凭借“汉正街思维”,汉派服装以大众化、平民化的风格逐步名扬海内。
作为纺服商贸行业在整个华中地区范围内领军的区域品牌,汉正街具有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年之间汉正街即盛极而衰,汉正街大市场排位逐年下滑,曾经风光无限的汉正街日益显露出一片疲敝。
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其经营模式严重落后于时代,且同质化竞争过于严重,也是由于其地人口稠密、商居混杂、交通拥堵、市容脏乱、火灾频发等种种弊病难以根除。
在搬迁改造之前,商户豆念华在汉正街大兴路鞋市长期从事女鞋批发经营。对于他这样的商户而言,最让人头疼的不是逐年上涨的租金,而是经常出现的花钱也租不到仓库的现象,多至上百万的货物只能分散放在多个民房内。
同时,基建老化造成的火灾隐患让他成天提心吊胆。“以前在汉正街的时候,半夜一听到消防车的声音,就吓得睡不着觉,就算是买了保险也不放心。”不安的背后,是对过去汉正街经营模式的不满。
“想要做大的汉正街老板受到很多制约,想要发展壮大的空间有限,做起来非常吃力。”童乐坊老板李为民认为,“货到武汉活”的汉正街维持了三十年繁荣,交通、物流、硬件环境等各方面的毛病正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此情况下,汉正街的搬迁已成定局。2011年3月,武汉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汉正街文化商务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将汉正街中的原有商铺整体外迁转移至市郊的黄陂区汉口北市场。
据介绍,做出这一决定,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汉正街商贸繁忙为武汉市区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考虑推动武汉郊区的综合发展。在武汉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中,透过“痛下决心”、“ 整体搬迁”、“ 全面改造”、“ 转型升级”、“ 限时完成”等“杀气腾腾”的话语可以看出有关方面对这一次“全面搬家”工程给予了殷切希望。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原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表示,在当前批发市场已成为专业市场集群的大背景下,对于发展空间早已超过极限的汉正街而言,搬迁正是继续辉煌的关键。
转场汉口北
2011年8月,汉正街周边地区正式实行交通管制,3大客运站的关闭,意味着汉正街外迁工作的开始。
2012年底,豆念华成为第一批将全部业务整体转移到汉口北“新汉正街”的鞋业商户。和其他率先从汉正街大兴路鞋市搬迁出来的商户一样,豆念华在汉口北一次性买下两套门面商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