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5fhv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第一课
重点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引言:
问题一:通过观察《孔子讲学图》,你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法国文化部长阿亚贡说:“我前来观看《孔子文化展》,既是庆祝这件中法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表示法国对中国文化年的高度重视。孔子对许多西方人来讲是个谜,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这次展览可以使法国公众有机会了解孔子本人,以及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
二、“‘百家争鸣’的局面”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①什么是井田制?它什么时候出现?它有什么特点?
②井田制崩溃的原因是什么?取代井田制度的新的土地制度是什么?
③井田制崩溃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什么影响?
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什么是士?西周之士本来是作为贵族的最后一级而存在的。阎步克认为:西周的士扮演着三重角色,即宗族成员、政府官员、以及知识技能的传承者。三重角色不断分化,宗族的角色与士失去了关联,官僚与学者这两者被继承下来。因此,官僚与学者都可以被称为士,比如说诸子中的名家、道家等,扮演的是比较纯粹的学士的角色;而所谓的游士,扮演的是纯粹的官僚的角色。此外,又有儒家、法家等,则兼具两种角色。从这种情况讲,东周之士的实质,既可能是学者,也可能是官僚,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阅读【历史纵横】(学者与教师的地位提高)
结论: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名称
时期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观点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经》
1、朴素辩证法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有为”措施,主张“无为而治”。
战国
庄子
《逍遥游》
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
墨家
战国
墨子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他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要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儒家
春秋
孔子
《论语》
战国
孟子和荀子
《孟子》
《荀子》
法家
战国
韩非子
《韩非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第一、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第二、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孔子及儒学的勃兴
孔子的生平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55007-2021砌体结构通用规范.pdf VIP
- 国开电大学习网《高级财务会计》形考任务答案1-5答案.pdf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3 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pdf
- 石家庄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题库2024版 .pdf VIP
- 个人岗位述职报告范文.docx VIP
- 2024石家庄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基于FACE技术探究二氧化碳与移栽密度对汕优63颖花形成的互作效应.docx VIP
- 2025年产前筛查诊断人员资质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3年河北石家庄市市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25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28篇).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