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线K296施工方案(最终修改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新线K296施工方案(最终修改版)

PAGE PAGE 34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原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3、《兰州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兰铁办〔2013〕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控工作的通知》(兰铁安电[2009]32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关键环节卡控的通知》(兰铁安电[2010]272号)、《关于加强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通知》(兰铁安电〔2012〕393号);兰州铁路局安全“高压线”、施工“十不准”。 4、原铁道部现行的《施工技术指南》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甘肃华澳铁路综合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甘澳安〔2012〕10号)、《甘肃华澳铁路综合工程有限公司大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甘澳技〔2012〕11号)和《甘肃华澳铁路综合工程有限公司电缆安全防护制度流程》(甘澳技〔2012〕105号)。 6.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武威市城乡发展核心区金色大道下穿兰新线工程K297+535 2-14.0m框架桥施工图》 7.兰新线运输现状及现场施工勘察资料。 (二)编制原则 1.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和施工内容,结合我方多年来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运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合理组织施工工序,提高机械化利用程度,保证合同工期,确保安全生产,降低施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组织,统筹协调,均衡生产。 2.严格按照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管理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强化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以“安全、优质、高效、低耗”为原则,落实各项工作。 3.组织专业队伍进场施工,装备足够的专业化机械设备,确保施工需要,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交付使用。 4.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遵循国家和原铁道部关于质量、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采取安全有效的施工过渡方案和安全措施,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 5.坚持文明施工的原则,按照当地政府部门、设备管理和使用单位的要求,完善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措施,减少污染、降低噪音。 二、工程概况 本桥为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金色大道下穿兰新铁路K297+535立交桥工程,孔跨式样为2-14.0m钢筋混凝土框架桥,桥址处线路为双线电气化、直线、线间距5.3米。公路中心线与铁路中心线90°正交。桥梁中心轨底标高为1650.05,框架桥按2个单孔框架设计,跨度为1-14m+1-14m,结构高度为9.7m,净高7.8m(不含路面)。箱型桥顶板厚90cm,底板厚100cm,侧墙厚90cm,主体长13.3m,加腋尺寸90 为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干扰,本工程开工后即先在线路一侧设置工作坑,在工作坑滑板上分别预制两个1-1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在框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利用挖孔桩和施工便梁进行两次线路加固、两个框架分别顶进到位。框架桥身顶进就位后恢复线路,最后进行附属工程施工。 框架顶进施工期间施工地段列车限速45km/h。 工程地质条件 桥址处位于武威盆地南缘冲、洪积平原区,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地面高程多集中于1644~1650m,地表多为耕地,桥址区仅有乡村便道,交通条件一般。 拟建桥址区底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砂质黄土,上更新听洪积砂质黄土,粗圆砾土。 = 1 \* GB3 ①第四系全新统(Q4) 人工填筑土(Q4m13):主要分布于既有线路路堤,厚约4.5m,以砂质黄土为主,淡黄色,土质不均,含有少量砾石,稍湿,稍密-中密, = 2 \* ROMAN II级普通土。 = 2 \* GB3 ②第四系上更新统(Q3) 砂质黄土(Q3p13):广泛分布于地表及既有铁路路堤以下,厚约2.5m,淡黄色,土质 不均匀,稍湿,稍密-中密, = 2 \* ROMAN II级普通土,σ0=120kpa。 粗圆砾土(Q3p16):分布于砂质黄土层以下,厚度大于10m,青灰色,砾石成分以花岗岩,砂岩等为主,粒径大于60mm的约占30%,20~60mm的约占30%,7~20的约占20%,余为杂沙土充填,稍湿,中密为主, = 3 \* ROMAN III级硬土,σ0=500kpa。 拟建桥址场区附近无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特殊性岩土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