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战胜利后社会重建民进官退的格局.PDFVIP

试论抗战胜利后社会重建民进官退的格局.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抗战胜利后社会重建民进官退的格局.PDF

第34卷 第2期 Vol.34 No.2 2017年4月 Apr.,2017 DOI :10.16217/j.cnki.szxbsk.2017.02.017 试论抗战胜利后社会重建“民进官退”的格局 —以丹阳县商会为例 谢 磊 (苏州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4 ) 摘 要:1945年抗战胜利后,作为地方社会团体,丹阳县商会秉承乡梓之谊及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各领 域开展了诸如处理战后事宜、发起地方公共事业建设等一系列旨在促进战后社会发展的工作。然而,由 于彼时政府囿于财政的困窘以及工作重点的错位,失去了战后重建的主导者地位,进而在战后地区形成 了“民进官退”的格局。 关键词:战后建设;丹阳县商会;民进官退 K266 A 1008-7931(2017)02-0084-0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商会作为民间社会团体,历来都是协助政府参与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抗战结 束后的社会重建中,却形成的“民进官退”的局面,学界对此已有论及。盛雷认为:“在工商 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商会依然积极投身社会活动。”[1]155 “然而对于国民政府而言,抗战胜 利后最重要的两件事情莫过于独裁与内战……而经济的发展则被放到了次要位置。”[1]156 赵婧 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社会服务呈现‘官进民退’的格局。”[2]42 笔者认为,赵婧提出 的“官进民退”观点,恰好证实了抗战胜利后在国民政府能力不足、政策有误的情况下商会承 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一事实。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商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岛、上海、保定、 广州、杭州、苏州、绍兴等大中型城市的商会,而对于县级小商会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仅以 丹阳商会为例,研究在抗战胜利后社会重建中商会与政府形成的“民进官退”的特征。 丹阳县商会最初成立于1906年9月,有会董23人、会员195人,1928年解体。1930年11月, 在国民政府号召下重建商会,辖各同业公会23个,有会员786人。1937年12月,日军侵占丹阳, 以伪商会代替县商会处理工商事务。1945年10月,商会整顿改组,辖同业公会41个。1949年9月, 随着丹阳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成立,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波折后,丹阳县商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战争与财政危机的恶性循环下已无法在社会重建事业中有所作为, 在这种窘境下,出于社会责任感,作为民间社会团体的丹阳县商会,在自身业务范围内外,开 展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区域经济恢复与建设的活动。这样,在战后,丹阳县便形成了政府“不作为” 与县商会“勠力进取”的“民进官退”的局面。 一、丹阳县“民进官退”之表现 “民进官退”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战后政府对社会重建的无能为力,丹阳县商会以则“地 缘、业缘、血缘”为纽带,以乡梓之谊为出发点,开展了管理技术人员、承办建设工程、筹办 投资设厂等工作以解决劳动力短缺、人口就业等问题。 收稿日期:2016-12-08 作者简介:谢 磊(1991—),男,江苏丹阳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引文格式:谢磊.试论抗战胜利后社会重建“民进官退”的格局—以丹阳县商会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2):84-88. 84 谢 磊:试论抗战胜利后社会重建“民进官退”的格局 2017年第2期 (一)替代政府管理技术人员 池子华说:“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饥馑,也是近代中国农民背井离乡的重要驱动力。”[3] 随 着 1945 年 8 月抗战结束,战后丹阳县人口流亡所导致的最现实问题即是重建过程中的劳动力 不足,国民政府由于各种原因无力对此亲力亲为。鉴于此,战后丹阳县商会积极活动,利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